返回首页

1月信贷预测2.45万亿 基建接棒住房贷款

第一财经日报

  1月银行信贷历来有“开门红”惯例,多家机构预测,2017年1月份银行新增信贷有望冲历史新高。投放领域方面,基建类项目有望接棒个人住房贷款成为发力点。

  第一财经对多家银行信贷进行调查的结果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银行1月信贷确实存在放量情况,而一些银行则选择不扩张规模,1月新增信贷规模同比还略有下降。

  但是,第一财经根据多家机构和分析师的1月信贷估算,2017年1月信贷预测均值仅2.45万亿元,低于2016年1月新增2.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的规模。

  “信贷投放来说,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都是根据整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基调来做。从今年基调来看,‘稳中求进’,‘三去一降一补’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确定了‘稳健中性’的基调,因此银行端还是保持平稳的信贷增长,在结构方面进一步优化,这应该是今年信贷政策的基调。”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表示。

  “1月份历来都是‘信贷大月’,今年信贷投放的确比去年会稍微多一些。”一位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告诉第一财经。

  在记者搜集到的多家机构和分析师的1月信贷预测当中,有7个预测值高于或持平2016年的2.5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规模。其中,温彬预计1月新增贷款有2.8万亿元,国金证券也预计会达到2.8万亿元。而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则预计规模为2.7万亿元。

  华泰证券一份调研测算报告数据则显示,1月新增信贷约1.8万亿~2万亿元。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约5500亿元,股份行约6000亿元,政策性银行及邮储约2500亿元,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约4000亿~6000亿元。中银国际则预计最低,为1.9万亿元。

  对于高于去年同期的预测,招行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对第一财经分析,一方面银行1月份信贷放量是为了“早投放、早收益”,另一方面很多大型项目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1月份银行采取尽早投放的策略来争取好的项目。一位大行地方分行人士对第一财经称,1月份银行的确需要“抢规模”,意思就是把一些大的项目落地把“坑”占住,稳住贷款客户。

  某深圳银行业高管告诉记者,从他了解到的数据来看,几家国有大行深圳分行1月份的信贷投放都比去年12月增加了不少,多则上百亿,少则数十亿,基本1月份就快把全年的信贷额度用完了。

  某总部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的支行长表示,该行在1月份“对公贷款放得很猛”,比去年势头大,且其中大多数贷款流向为政府类基建类。

  另一股份行总行人士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银行1月份信贷投放不仅比去年12月增加了很多,也高于去年同期。据他介绍,每年1月份本来就是信贷投放的高峰,但感觉今年的额度比去年更紧张。从投向来看,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有所提升,另外,基建领域也是一个重点投向。

  “基建投资融资需求仍然较大,PPP成为投资新亮点。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2017年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信贷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作为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式,PPP项目将加速落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相关报告中分析。

  2016年随着房价上涨,楼市交易的火热也带动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热度。根据央行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增加5.67万亿元,同比多增2.08万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4.8%。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增加4.96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

  温彬预计,今年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会逐步回落,不过1月份按揭贷款占比还是会比较高,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对于今年信贷投放领域,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去年住房按揭经历了过快增长,预计房贷增长不可持续,银行更多着力点在基础设施、综合化经营,信贷资源投放的主要领域还是基础设施和国企。

  某总部在沪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门人士在回应第一财经时承认,确实存在“窗口指导”,但具体视每家银行的放贷规模有所不同。当问及其所在银行时,他只是表示,“存款冲年尾、贷款放年头”是行业一贯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以多赚利润、一方面报表也好看。该行目前信贷节奏仍在正常范围内,但他同时表示,行里近期确实将落实信贷工作的“稳中求进”以及“结构优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今年1月开始央行和总行对贷款规模控制很严格,分别从公司条线和个金条线控制信贷总量,多年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一位重庆地区国有分行管理层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过去总行授予分行一笔总的贷款规模,信贷分配内部可以调剂,如今总行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分别对全国各地分行对公和个人金融贷款规模进行控制。

  另一大行上海分行人士表示,新增贷款的确受限,“增量贷款控制了”,并称已有同行因1月份放贷过猛将受到监管部门的检查。一家规模靠前的股份制银行一名在沪基层业务人士表示:“我们在春节前就收到消息,马上要停止放贷,没额度了。”“春节前几天我们这里贷款就收紧了。”某总部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在沪基层行的情况也类似,已经出现了“每天额度管控”,不少客户在排队等放款。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1月份的信贷投放规模普遍有所增加。到2月份,信贷额度已经非常紧张了。”据前述深圳银行业高管介绍,现在行内的策略基本是“结构性调整”,比如,控制一些票据业务,然后投向一些高收益的贷款项目。

  某股份制银行地方支行信贷部门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信贷规模紧张,已经开始转型做投行等轻资产业务。

  春节前央行上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0个基点。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再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

  尽管央行并未调整基准利率,不过在闫玲看来,对抑制银行信贷扩张会有一定的作用,直接压制信贷投放的作用肯定低于基准利率调整,但是会引导期限结构的调整。

  某国有大行人士认为,现在央行没有调基准利率,只是上调MLF利率,主要还是怕影响到实体经济,但对市场利率肯定会有一定影响。

  在东部某城商行1月的内部会议上,该行董事长明确指出开年以来资金和资产两端的价格形势并不明朗,所以并未要求做大信贷规模。进入2月,原本和一些企业签订的固定利率合同都被改成浮动利率。

  “信贷政策也是宏观政策的结果,全年信贷投放也会根据宏观政策而变化。”温彬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信贷投放会保持在13%~14%之间的增速。

  央行数据统计,2016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年增加12.65万亿元,同比多增9257亿元。

  温彬认为,银行信贷总体增加的主要原因还是需求比较旺盛。首先是PMI在50以上,企业的盈利水平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善,融资需求会增加。其次是PPP项目的加速实施,基础设施类投资是一个大融资需求。第三是消费拉动内需的融资需求。

  不过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是今年房地产投资能否保持较快增长,二是美国总统特普朗采取的政策,可能会对出口企业融资需求带来不确定性。

  闫玲则表示,全年信贷投放规模不能仅根据1月份的数据来看,总体来看2017年全年信贷投放不可能出现高速的增长,相对于2016年略有增长,而新增贷款增速预计下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