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从“风险先发”地区向“率先突围”态势发展
新华社温州4月1日专电 题:温州金改:从“风险先发”地区向“率先突围”态势发展
张和平、王政
温州金改近四年,正从“风险先发”地区向“率先突围”态势发展,前景基本明晰。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此怎么看、怎么干?日前记者采访了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温州市金融改革办公室主任张震宇。他坦言:温州金改有“四大坎”,需要深化改革“率先突围”推动金改取得新成效。
张震宇表示,温州金改有“四大坎”具体表现在:
贷款难与难贷款并存。随着温州经济的逐步回暖,2015年银行贷款增量比2014年多增177.5亿元,但仍然只有253亿元,比全省平均少增197.7亿元。中小企业贷款难仍比较突出。
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这与银行对缺乏抵押担保而需求资金的企业惜贷、慎贷并存,使新增贷款主要流向政府背景项目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中小企业贷款造成挤压。信用环境尚未恢复到最好的状态。
企业风险处置压力较大。爆发于2011年7、8、9月间的温州局部金融风波至今已有4年多。目前筑底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是,企业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处置压力仍然较大。列为“关注类”企业的贷款余额和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仍居高位。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近四年以来,温州地方金融管理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也产生了向全国的“溢出效应”。但是,地方金融监管仍存在边界不清、职能定位不明、协同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
张震宇表示,下一步要深化改革“率先突围”推动温州金改取得新成效。
金融综合改革与金融供给保障“双发力”。重点推进探索类、深化类、提升类15个改革项目的落地实施。主要有探索区域资本市场保荐人机制、发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形成全国示范、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股权众筹模式创新、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等。
深化政府增信机制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力度,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在全市范围探索推广乐清、瑞安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发挥好政府增信机制作用,做大信保基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规模。
企业风险处置与社会信用建设并举。着重加强对重点区域、企业、行业的风险防范排查和处置力度。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深化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活动,扩大“失信人”名单,初步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排查、处置非法集资风险工作常态化。
资本市场建设与经济转型升级齐推进。大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挂牌、重组、上市工作。引导推动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改造升级,企业、国有平台运用各类融资工具开展直接融资,为企业解决资金难。优化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成长一批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提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层次,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调机制,深化部门联动,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梳理行业“负面清单”,探索实施“主动接受监管承诺制”。重点关注P2P网贷平台等新型民间金融风险防范。争取设立一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包括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