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遍尝酸甜苦辣 互联网金融期盼告别“成长烦恼”

黄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发展迅猛,但创新大潮中也暗藏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文件会很快出台。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是P2P网贷行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分水岭。遍尝酸甜苦辣的互联网金融有望迈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酸:银行亦敌亦友

  互联网金融诞生之初一度遭到质疑,如今面临银证保传统金融机构主动触网的阻击,这种“酸楚”或许只有局中人方能理解。

  一方面,金融控股集团、传统国企等各路资本将加快进入这一领域,对整个行业造成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另一方面,监管的靴子落地后,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特别是P2P网贷企业两极分化加剧,行业洗牌加速。2007年,国内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从一开始在银行夹缝间捡拾发展机会,到近年逐渐坐大,截至去年P2P行业总成交量达到30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P2P行业总成交量将突破6000亿元。但与此同时,争议声渐起,除了普通投资者对平台资质的担忧,原本立足小微融资项目、做普惠金融的P2P平台在转型尝试大额融资业务之际遭遇诸多风波及市场争议。

  在互联网公司发起金融大战时,银行是否感受到威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P2P之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吸纳的资金并不是太多,占比并不是很高,商业银行本身没有感觉到太大压力。

  “可能部分P2P平台的模式与银行有些许重合,但事实上行业内人士几乎已经达成了一致认识,那就是P2P行业是对传统金融业的补充。我们不会挑战传统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互联网债权投融资平台在理财CEO龚荣强向记者表示。与银行传统的核心存贷款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还未成熟到可以让银行伤筋动骨的阶段。

  P2P企业自认为客户群体不同,对银行并无威胁,但行业的高速扩张以及部分偏爱大额项目的“类银行模式”还是让传统金融企业为之一颤。事实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已经面临着议价能力下降、信贷流动性不足、资本占用过高等问题。与此同时,民营银行发展提速,其能量不容小觑。因此,在银行盈利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当下,银行已经开始捍卫自身领地,加速了对互联网金融的布局。

  在P2P行业中,以陆金所为代表的银行系网贷平台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客户来源,成长尤为迅猛。虽然央行提出要明确P2P的中介性质,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但对多数投资者而言,银行系P2P背靠银行的先天优势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背书。“由于风控模式、流动性管理或多或少地吸收银行的优点,并且项目大多来源于银行原有客户,风险相对其他同行而言较低,有些正规军的色彩,所以虽然他们收益率并没有我们高,却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热捧。”深圳一家民营系P2P公司市场部人士谈起陆金所之类的同行来,语气中不无艳羡之意。

  就在银行系网贷平台狙击同行时,银行的态度又变得暧昧起来。近期,宜信公司与中信银行、你我贷与招商银行、积木盒子和人人贷与民生银行等均宣布将在资金托管方面展开合作。很明显,P2P平台与银行在资金托管业务方面的合作正越来越密切。事实上,P2P资金托管一直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天下。据了解,仅汇付天下和易宝支付这两家公司在网贷平台托管市场占有率高达60%。然而,随着政府对P2P平台的监管政策呼之欲出,P2P平台青睐于商业银行的增信功能和政策监管背景,不少平台纷纷“抛弃”第三方支付,转向商业银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