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国家取消对外资加油站的限制之后,荷兰皇家壳牌下游业务执行董事约翰·阿伯特来华,接受了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两家媒体访问。
“此次中国之行,第一站去了惠州,参观了我们和中海油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那里有我们全球业务中最重要的扩建设施,”他说,“之后就是来到北京,和我们的团队探讨在中国的扩张计划。”
约翰·阿伯特强调,中国业务在壳牌全球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下游业务方面,壳牌中国目前拥有1300余座加油站,市场份额领先在中国的外资石油公司;2025年,将要达到3500座,是目前水平的近3倍。
此外,约翰·阿伯特认为中国化工市场存在非常重要的市场机会。近日,中海壳牌的乙烯扩建计划正式投产,产量将翻番至220万吨/年。“这一项目与一墙之隔的惠州石化形成深度炼化一体化优势,是我们全球三个主要进行的化工项目之一。”他说。
加油站竞争加剧
近年来,中国加油站市场的竞争格局加剧。在对新加油站审批明显收缩的情况下,存量加油站资产价格飞涨。
去年年中,本报记者曾对山东、河北和广东三地多处加油站老板采访得知,目前加油站资产近年大幅上涨,而杭州市区去年一座待建加油站的土拍价达到15万/平方米。
同时,各加油站为了争取客源,分别采取了不等的低价促销策略,加油站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剧。而“三桶油”长期耕耘中国加油站市场,在供应链、品牌等诸多方面,已经形成非常大的先发优势。
面对可以算是“贴身肉搏”的国内加油站市场,约翰·阿伯特显得格外有信心。而近期随着中国对于外资加油站政策的放开,给了这些外资企业在华更大的竞争和想象空间。
“壳牌在全球70个国家市场中运营自己的零售业务,每个市场竞争都很激烈,”约翰·阿伯特表示,“品牌资产、非油业务以及低碳能源的选择,这些组合起来将会成为我们在华的竞争力。”
今年初,BP与东明石化宣布签署合资公司协议。双方将在山东、河南以及河北开展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和便利店业务,而未来五年,BP将在中国新扩张1000座加油站。
受制于运营思路的区别,外资企业过去的路径似乎不足以支撑他们快速扩张规模。据记者了解到,壳牌等外资加油站,在国外的运营思路以轻资产为主,主要吸收的都是加盟商;而在国内更多是以收购或租赁的模式,成本更高,也意味着更重的资产。
面对加油站成本暴增的市场环境,或许外资加油站将要在国内探索更多的轻资产商业模式。“我们将继续采用合资公司、全资公司或者运营商加盟的方式,具体采用哪种取决于竞争力和顾客的选择。”约翰·阿伯特说。
深耕下游业务
今年上半年壳牌全球下游业务板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但是上游业务带来的强劲增长弥补了下游的疲软,让壳牌在今年上半年实现967.7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34%。
谈起未来数年的目标,约翰·阿伯特表示,要让壳牌成为世界级的投资对象,实现强有力的自由现金流,以及非常强的股东回报。“这一切要基于我们强健的和具有弹性的组合和财务表现。”他说。
同时,面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壳牌若保持高速发展,需要更为及时地回应社会对于更多、更清洁、更具有竞争力、非常便捷能源的需求。而在这两项目标的要求下,壳牌在华的化工业务,有望在近几年向更长的产业链延伸。
在壳牌全球的资产配置中,近几年一直在剥离炼油厂相关的资产,但化工方面,是壳牌一直重视的市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我们不是只生产乙烯,而是将乙烯制成中间品以及衍生品,减小了我们对风险的敞口。”他说。
目前,中海壳牌(中海油与壳牌的合资公司)的二期乙烯裂解装置已经投产,两个下游产品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生产装置已经开工。未来,他认为中海壳牌将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化工生产设施之一。
而谈起未来可能与中国其他企业的合作,约翰·阿伯特则表示有待观察。“我们与中海油保持着非常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我们建立的合资企业也非常具有竞争力,”他说,“我们也不断寻求新的业务机会,但我不会对未来的商业机会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