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在华价格调整一波三折,大起大落。
在特斯拉全系车型价格下调4万—9万仅仅6天后,7月7日特斯拉在华销售车型价格全面上涨,涨幅13.9万—25.6万。其中,涨幅最小的Model S 75D涨至84.99万,较现有价格上涨了13.93万,Model X P100D涨幅最大,上涨25.66万至157.22万。因为所有车型均在美国工厂生产,特斯拉成为第一家涨价的车企。
5月22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从7月1日起进口车整车关税下调至15%。随后,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十余家汽车厂商宣布响应政策,全面下调进口车建议零售价,期待着进口车市场的爆发。
然而不久之后,情况出现了大逆转。美国东部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7月6日12:01)起,美国开始对第一批征税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随后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原本关税下调,估计会给进口车市场带来30万辆的增量。而去年美国进口车占中国进口车销量总数20%左右,这些车的销量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进口车市场的增长。”7月8日,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特斯拉率先涨价
中国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汽车共计125万辆,其中美国进口车28万辆,占比22%,关税上调至40%后,凯迪拉克、福特、Jeep、别克、林肯、特斯拉等品牌的进口成本将会大幅上升,纯进口的林肯和特斯拉的冲击将更加明显。
“与15%税率相比,若关税上涨至40%,一辆原产地为美国的汽车成本将上涨22%左右。”有汽车业内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口汽车的综合税率由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三部分组成。一旦关税上调,消费税和增值税也将上涨。
记者统计发现,特斯拉各款车型涨幅均在20%以上。“特斯拉在华的售价是统一的,其定价体系与传统汽车企业有所不同。车的价格本身就偏高,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并且长期亏损的特斯拉没有能力自己补贴关税上涨带来的额外成本,因此必须做出调整以保证不亏本。”上述专家进一步表示。
此前,特斯拉宣布自7月1日起,在华销售的车型将全面降价,根据不同的车型,降价幅度从4万元到9万元。记者统计发现,特斯拉官网目前公布的各车型价格,比7月1日前未调整前上涨了10万元以上。
特斯拉销售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目前市场在售特斯拉相关产品均以25%的关税进口,但终端零售价格按7日调整后的价格执行。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特斯拉在华销量为17670辆。“因为目前豪华纯电动车市场并没有直接相关的竞品,特斯拉的客户可能对价格不太敏感。短期内,价格上涨对特斯拉的销量会产生影响,但经历过一段观望期价格稳定之后,特斯拉的拥趸可能不得不掏出更多的钱买一辆特斯拉。”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果特斯拉价位走高,其未来市场前景将受到极大影响。“长期来看,如果等到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在中国推出相关纯电动竞品,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此外,随着Model 3在上周宣布周产能达到5000辆,即将进入大面积交付阶段。对中国消费者而言,Model 3的价格已经显得不再那么“亲民”,这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正准备用Model 3“冲量”的特斯拉带来挑战。
美国汽车制造业打击巨大
“与特斯拉迅速做出涨价不同,传统车企或许会先按兵不动,进入一段时间的观望期。”王存说。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美国三大主流汽车品牌——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第一大海外市场,三大汽车品牌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日益紧密,2017年这三大品牌仅乘用车部分在中国的销量就达到304万辆,约占中国市场销量八分之一。而福特旗下的林肯品牌和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也将受到强烈冲击。
对近期在华销量持续下跌的福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福特在华共交付400443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与此同时,林肯品牌成为福特中国市场唯一亮点,今年上半年,林肯在华销量达24314台,同比增长4%。
为保证品牌形象,车企或许不得不“自掏腰包”,来补贴关税上涨所带来的部分增长成本。据华尔街日报消息,7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表示,目前暂无计划上调其向中国市场出口的产品线的建议零售价格,包括其豪华品牌林肯。这意味着,福特将自己承担在美生产车辆的额外关税成本。福特汽车在华销售的林肯品牌汽车全系由美国进口,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林肯在华销量为5.4万辆。若不调整售价,福特需要贴补数亿元。
尽管如此,美国三大传统车企受影响,远不只是影响进口车的销量和利润。
“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情绪来看,几年前‘钓鱼岛事件’让丰田、本田和日产等日系车销量断崖式下跌,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势必也会影响美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有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美国上涨汽车关税,将全面打击美国汽车制造业。“对企业而言,利润会下降。税收和就业,也将受到影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通用汽车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推动针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公司减少投资,工作机会缩减,员工工资待遇下降。同时,跨国车企在美投资也将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德国厂商宝马集团警告表示,美国政府加征进口汽车的关税可能会导致集团减少在美国的投资和制造的就业机会。
宝马奔驰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生产汽车进口至中国的相关豪华车企也将“躺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宝马和奔驰。据了解,宝马的X5、奔驰的GLE和GLS英菲尼迪QX60等热销进口车型目前均在美国工厂生产再进口至中国。
2017年,宝马汽车进口量为187393辆,大概占据宝马去年在中国总销售量的20%,而且位列进口车品牌销量第一,其中,超过一半都在美国斯帕坦堡工厂生产。
中国流通协会提供数据显示,去年宝马自美进口至中国的X5、X6销量共计6.1万辆,奔驰自美进口至中国的GLS销量达7100辆。
路透社报道称,宝马目前正在计算美国制造进口到中国相关车型定价的必要增长,并将在稍后阶段宣布。若以20%左右的上涨幅度计算,宝马X5和GLS的价格上涨幅度将超过15万以上,部分车型甚至超过20万元。
“目前还没有收到厂商对于价格调整的通知,但是我预计指导价会有所调整,只是时间和涨价幅度的问题。”7月9日,一位宝马进口车销售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涨的幅度或许将综合考量关税上涨的幅度以及此前下调价格后是否预留的利润空间。
当然,在5月响应进口车关税下调时,各家车企下调幅度不一,如沃尔沃宣布全部让利消费者,而部分车企下调价格的同时预留了利润空间。
而一旦价格上涨,影响的不只是单一车型的销量,而是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如果车企频繁调整价格,对品牌伤害极大。尤其是刚刚宣布降价,过了不久就涨价,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态度。”王存告诉记者。
对于宝马和奔驰而言,另一个重要的考验是,其重要竞争对手奥迪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奥迪的生产基地布局在德国本土和欧洲其他地区,另一个重大布局就是中国的一汽-大众。因为在美国市场没有生产基地的布局,这对于奥迪来讲没有任何的影响。”7月7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价格的上涨,将使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相关车型的价格大概率会上涨,销量也将相应受到影响。这对车企和经销商都不是好事。因为很多竞品车型比如日系进口车关税是15%,人家的价格肯定不会变,如果一下价格涨了那么多,消费者肯定不愿买单。”有进口车经销商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将对相关进口车企利润带来冲击,如果车企以现有价格继续销售,不但利润会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亏损,并且损害经销商的利益。但如果对刚刚下调过价格的进口车再做价格调整,在同级别车型的竞争中则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对同级别竞品奥迪Q7和宝马X5而言,一旦X5价格上涨幅度过大,Q7的性价比一下子会显得特别高,部分消费者会考虑去买Q7。”上述进口车经销商进一步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关税的大幅度上涨,必然会通过价格因素影响到宝马和奔驰今年在中国的销量,如何调整针对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利润预期是德国两大汽车巨头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来看,成本的上涨和竞争力的下降,或许将促使宝马、奔驰等车企做出相关战略调整。
“德系车或许会做出调整,将原来在美国生产进口至中国的车型转由欧洲或其他地区生产,使成本在可控范围内,甚至促进某些车型的国产化。当然,调整需要一段的过渡时间,也要看车企本身的全球战略,今年内改变生产基地计划的概率不大。宝马和奔驰下半年的压力会很大。”有业内专家最后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