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将于9月19日至20日召开议息会议,外界普遍将此次会议视作美联储传递缩表进程的重要指引。在此关键时刻,美国最新通胀以及就业数据如期而至。异常强劲的数据增强了联储缩表信心,却未能激起股市的兴奋。目前,以瑞银为代表的华尔街巨头纷纷抛出美股估值泡沫论。甚至有预言称,一旦泡沫破裂,市场将大幅回调。在此背景下,聪明的资本已经提前布局亚洲等新兴市场,该地区不但对冲基金规模连续四季度创新高,外汇储备同样节节攀升。
市场等待缩表指引
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市场等来了一份最重要的经济数据。14日晚间,美国公布8月份核心通胀数据,8月核心CPI同比涨1.7%,预期涨1.6%,前值涨1.7%,距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更进了一步,5个月来首次好于预期。数据公布后,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表明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高于50%,为今年7月份来首次突破50%。荷兰国际集团分析称,尽管美国核心通胀数据仍低于2%目标水平,但能源成本逐步提升将助推美国通胀上涨,因此美联储极有可能在9月宣布缩表,12月再度启动加息。
与此同时,作为另一项美联储政策目标的就业指标同样强劲。周四晚间同时公布的截至9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增加28.4万人,前值为增加29.8万人,预测值为增加30万人。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已经连续132周低于30万人关口,创下1970年以来最长周期。
通常来说,这两份数据是研判美联储缩表的重要线索。美联储官员近期的讲话也表示,通胀率是直接关系缩表进程的关键指标。Caxton外汇分析师罗素·奥利弗称:“美国通胀数据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考虑到市场做空美元的头寸,如果通胀数据好于预期,美元可能会跳升并打压金价。”
在今年6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已经透露了关于缩表的想法。当时,美联储表示,缩表将以减少到期本金再投资的方式进行,起初每月缩减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之后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为止。7月会议纪要显示,如果经济符合预期,美联储将尽快步入缩表进程。
大佬纷纷抛出美股泡沫论
尽管双重利好如期而至,但周四的美股市场反应冷淡,目前从大型对冲基金到投行都不同程度地对美股表示谨慎。
美国知名基金经理约翰胡斯曼撰文称,美股估值过高,一旦泡沫破裂,预计将会从当前水平下跌60%。约翰·赫斯曼的推断是基于估值回归理论。据其分析,市场回报主要受三个因素驱动:基本面增长、现金收入和估值变化(即价格与基本面之比)。股价上涨从来不是凭空而来的。根据历史数据,自1960年来,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总回报有10%来自指数成份股的营收增长,5.7%来自利润,3.0%来自股息收入,1.3%来自快速上升的股价营收比。但从现在来看,增长前景并不乐观,标普500指数的股票收益率只有2%。赫斯曼预计,在未来10年至12年,估值回归也会抹平利润增长、股息收入的整体贡献,导致标普500指数总体零回报或负回报,估计股市将下跌约60%。瑞银技术分析师团队也认为美股未来不容乐观,他们担心标普500指数可能是假突破。
缩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刺破泡沫,对冲基金传奇人物、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就希望通过加息适度释放市场风险。罗伯逊认为,如果美联储不继续加息,那么华尔街就可能会遭遇灾难性打击。最近,罗伯逊在曼哈顿的一次金融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们正在股市上创造出一个泡沫。华尔街目前处在有史以来第二长的牛市之中,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累计上涨16%,就连特朗普本人也曾警告过泡沫正在形成。”
另一位对冲基金巨子利昂·库珀曼也在该会议上表示,美国股市现在处于完全估值的状态,即 “过度繁荣”。库珀曼解释道,从2016年底至今的市场一直是基于特朗普新政带来的交易行情,几乎所有人都对特朗普带来的变革寄予厚望,但投资者不应对美国股市过于乐观。
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
嗅觉敏锐的机构资金已经悄悄撤离美股,这些钱自然需要寻找去处,新兴市场承接了大部分资金。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同步改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持续上升驱动新兴市场股市上涨。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新兴市场对冲基金总规模连续四个季度创新高。截至7月底,衡量整体新兴市场对冲基金表现的HFRI指数今年内上涨12.6%。亚太新兴市场表现最为抢眼,HFRI中国指数今年前7个月涨19.3%,HFRI印度指数上涨25.5%。其他新兴市场中,HFRI中东市场指数上涨9.6%,HFRI拉丁美洲指数上涨27.2%,HFRI俄罗斯/东欧指数上涨1.6%。
报告还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新兴市场对冲基金总资本增加75亿美元,至2133亿美元(约合1.42万亿元人民币)。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来,新兴市场对冲基金首次出现季度资金净流入,上季流入规模达8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球对冲基金资产总额升至3.1万亿美元。美银美林8月份月度调查显示,相比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经理低配美国股票的比率创下2007年最高数值,现金持有率位于4.8%的高位。
与此同时,亚洲各地的外汇储备也在不断走高。今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经向印度债市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向印度股市投入65亿美元,推动卢比兑美元升值超过6%。类似的故事在这个地区不断上演。截至8月底,印度尼西亚已经建立了近12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满足8.6个月进口与偿还外债的需求。随着资金大量流入,泰国的外汇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960亿美元。韩国外汇储备在8月底达到创纪录的3848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一直稳定在1.2万亿美元左右。机构人士认为,下一阶段,在亚洲本币升值和市场估值共振下,该地区风险资产有望迎来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