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中证网
返回首页

听心声、解疑惑、促发展,上市公司走访正在进行时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武卫红)为深入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近日,证监会上市司主要负责人带队,联合广东证监局、佛山市政府走访广东佛山民营上市公司,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将“政策面”送到“生产线”,传递支持优质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

  “当前公司发展情况面临哪些痛点和难点?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有困难和需求尽管提,我们今天现场办公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走访调研一行直击企业痛点与难点,紧紧围绕“企业当前最大的困难有哪些”“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等关键问题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和业务主管人员面对面深入交流沟通,“量身定制”政策服务,助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广东省占据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孕育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近年来,辖区民营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打开高质量发展“天花板”,围绕材料创新、设备工艺等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向新质生产力发展,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走访调研过程中,监管部门详细了解相关公司业务模式、产品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认真倾听公司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针对性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同时,鼓励公司勇担时代使命,主动作为,积极利用股债融资工具加大创新研发投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树立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形象,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民营经济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A股近2/3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中民企占比约八成,新三板中民企占九成。为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证监会积极会同地方政府走访上市公司,推动解决民营上市公司实际问题。截至2024年底,推动解决或回应460家民营上市公司共608个具体诉求或意见建议。指导指数公司发布民企高端装备、港股内地企业50等5项涉民营企业指数,多维度表征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营上市公司。

  广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前,广东省共有609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约占全省上市总数的70%,研发强度达4.5%,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过35%,产业集群度高、研发强度高、外向型经济度高特征明显。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圳的电子元器件、佛山的智能家电和陶瓷产业链、东莞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培育了一大批民营企业龙头链主企业。近期,广东省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专节提到“着力激发上市民营主体市场活力”,“鼓励地市完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的支持政策,为上市公司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审核、出入境证件、社保税收服务等便利。”

  为持续优化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环境,2024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建立健全“统一收集”“多方协同”“分类办理”“跟踪回访”四个机制,联合省市地方政府、沪深北交易所等持续开展上市公司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上市公司282家,覆盖率超62%,收集了经营扩产、融资发展、环评审批、税费补贴、行业发展等可能制约公司发展的各类诉求建议200余项,并分层分类处理,推动诉求百分百回应,同时将走访与政策宣讲、监管服务、行业交流有机结合,以点带面推动走访取得实效。

  走访调研一行表示,实地走访是贴近市场、增强监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重要方式,当前各辖区上市公司走访正如火如荼,上市公司走访持续常态化,下一步力争实现走访“全覆盖”,认真倾听企业心声,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困难,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