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中证网
返回首页

从复刻到输出 苏州工业园区如何飞跃3个“万亿”

  证券时报记者 陈澄 臧晓松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199号,作为“苏州新地标”的“东方之门”傲然耸立。与“东方之门”仅一湖之隔,是有“鲤鱼尾”之称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一东一西、一“鱼”一“门”,当地人因此戏称这是“鲤鱼跃龙门”。事实的确如此,过去30年里,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数据能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不到300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区,用30年实现了3个“超万亿”的瞩目成绩——累计实现税收1.0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万亿美元。从一片水田洼地崛起为创新之城,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到自身经验复刻推广,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是如何做到的?

  开放之跃:

  跨国巨头为何“一投再投”

  从苏州城区驱车向东,沿着苏州大道进入苏州工业园区,迎面可以看到一扇“窗口”,这件富有想象力的雕塑作品,向世界展示了园区最鲜明的底色——开放。

  1994年,中新两国签署协议,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有着天生的开放基因。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开放高地,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100个,吸引了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174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

  来到园区内的苏虹路,短短十几公里,却聚集了博世、三星电子、艾默生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这里也是库力索法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许园园从小生活的地方,她告诉记者,苏虹路周边在20年前逐渐完成拆迁征地,外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有很长一段时间,苏虹路上既有赶着上班的外企职工,又有拿着农具去路边水田干活的村民。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在那一刻变得具体而生动。

  定位高、起步早、区位优势明显,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之初能够吸引大量外企落地似乎顺理成章。不过,行走在今天的园区内,记者发现,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园区又有了一个新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加码投资。

  “飞利浦苏州已经在园区投资设立了综合性影像生产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和全球业务服务中心,未来还要加大投入,落地更多项目。”今年9月,飞利浦执行副总裁贝特·范·穆尔斯一行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他提出,园区对于飞利浦而言,不仅是制造的基地,更是创新的中心,是飞利浦全球布局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跨国巨头“一投再投”,园区凭什么?翻开园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外企名录,或能找到一些答案——无论是新设外资,还是增加投资,目前,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园区利用外资的鲜明底色。而且,园区还致力于帮助这些企业加快本土化进程,从而进一步开发中国市场。

  强生自2006年入驻苏州工业园区,18年来持续深化投资布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先进医疗科技产品的本土创新和研发能力。以中国智造的外科缝线为例,我们可以基于未被满足的本土临床需求,更及时高效地开展本土研发和生产制造,在对缝针的硬度作适当调整后,将推出专为中国市场研发和制造的缝线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放是双向的,不仅有高质量引进来,还在帮助更多外企立足园区,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2020年9月,一条从苏州自贸片区数据中心至新加坡数据中心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线——“服贸通”中新数据专线开通。

  “这一全国首创大幅提高企业国际网络访问速度,降低了使用成本,解决了企业用网问题。”罗杰斯科技亚太区域总监顾智倩介绍,得益于“服贸通”在内的一系列开放举措,罗杰斯科技从只有单一产线的制造基地,成长为拥有全品类事业部的全球标杆工厂和综合性亚太区总部。

  科创之跃:

  “1纳米”如何成就千亿产业

  随着中国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外企转而选择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园区转型路上的必然选择。

  如今,来到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集聚了37家大院大所、33所中外名校、超9000家创新型企业,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也是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创新“浓度”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2+4+1’产业体系。”苏州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

  在所有产业之中,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产业最能体现苏州工业园区的科创力度。

  早在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率先布局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推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落户苏州。目前,纳米产业在园区从“零基础”变成“千亿级”,园区相关企业超1300家,产值突破155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10余家,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初步形成,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

  那么,“1纳米”如何成就千亿产业?

  “突破卡脖子技术,我们花了两三年,但实现产业化落地,却花了整整10年。”苏州纳微科技的成长历程,是园区纳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纳微科技于2007年成立,并瞄准国外企业都没有突破的纳米微球精准制造技术,此后用了3年时间在实验室里取得突破,但苦于缺乏相关配套,产业化之路异常艰难。

  企业一筹莫展之际,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了纳米加工、纳米测试分析、集成微系统封装等平台,还提供共享生产线,以园区购买、企业付费使用的方式,帮助纳微科技将研究成果落地为商业生产。目前,纳微科技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可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

  2006年,押注纳米产业;2009年起,公共实验平台陆续建成投用并全方位开放;2010年,在全国率先把纳米技术应用作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产业运营和管理;2013年,苏州纳米城正式投用……回顾纳米产业在园区的发展,参与了产业规划的苏州纳米公司董事长张淑梅表示,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坐十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

  “金色”之跃:

  资本为何大胆又耐心

  新兴产业崛起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资本的集聚高地。园区发展30年来,资本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助力园区实现“金色”之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园区在中基协累计备案的私募基金1062只、注册资本4126亿元;园区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12家。

  位于园区的东沙湖基金小镇,是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小镇内基金管理规模超3900亿元,累计投资园区科技企业超845家次,并助力52家园区企业成功上市。“园区形成覆盖科创产业基金服务的全产业链,离不开国有资本与区域产业发展共融共生的生动演绎。”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早在2006年,园区国资企业苏州元禾控股就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了中国第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10亿元,在园区投资了16家创投基金,子基金总规模43亿元,资金放大规模达4.3倍,高效集约地带动社会资本进入高成长、高技术含量的创新企业。

  作为苏州市内三大投资平台之一,目前,元禾控股基金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企业超1500家次,投资子基金182只,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11家,帮助47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据介绍,元禾控股秉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理念,投资的项目有84%为中早期项目,70%投资金额低于2000万元,95%以上资金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元禾控股还依托元禾母基金吸纳了众多高能级资源,广泛集聚社会资本,放大自身投资效果。”园区金融局人士向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元禾控股累计投资89家顶尖基金管理人,吸引了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金沙江创投等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元禾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园区企业501家。

  通过天使母基金对“大胆资本”和“耐心资本”进行实践,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为天使子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更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了容错机制,鼓励投资者和创业者勇于尝试,为创新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容的成长环境,激发了更多的创新活力。园区金融局人士表示,园区内的专业投资集团、管理机构以及上市公司,共同构成了苏州市创投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拼图。

  目前,园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66家,其中A股45家。在科创板板块,园区上市公司达20家,属于全国第一梯队。

  理念之跃:

  机制如何从复刻到输出

  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陈列的金鸡湖对比图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幅是1994年设计师手绘的规划效果图,另一幅则是现在的金鸡湖鸟瞰图。30年今昔对比,跨越时间的变迁,实景照片却仍和规划图非常相似。一张规划图,三十年不动摇,也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写照。

  科学规划引领,是苏州工业园区从“姑苏城东、水田洼地”,向“创新之城、非凡园区”华丽蝶变的关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初期,便确立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吴昊表示,园区在规划中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苏州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原则,深入骨髓的亲商理念,廉洁高效的政务投资环境……30年间,将学习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摆在优先位置,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江苏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与此同时,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19万家经营主体,平均每月就有1000家新设企业,每天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超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更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管理、体制、自主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园区经验”,实现从学习借鉴经验到经验复刻推广的转变,“产业飞地”和“创新飞地”等高层次的“飞地”模式,不断从苏州工业园区涌出。

  其中在2006年,基于苏南带动苏北发展的“南北共建”,苏州、宿迁合作建立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首个“走出去”合作项目。目前,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90亿元,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苏州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园区经验”已经输出到了江苏宿迁、安徽滁州、浙江嘉善等地,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合作共建园区,带动了当地管理理念、工作方法、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提升。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共在国内合作共建园区11个,总面积达358.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立足园区、支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发展格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