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剑 临港新片区向更深层次创新进发
2024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五周年。五年来,临港新片区始终保持开放的力度不减、改革的强度不减、发展的势头不减,在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开放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助力高质量发展
揭牌成立以来,临港新片区经济总量持续做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8%;产业能级接连跃升,规上工业产值连续突破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四千亿元大关,已占上海市十分之一以上份额;大宗贸易优势巩固,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保持年均26.5%的高速增长,2023年达6600亿余元,再创历史新高。
在新兴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截至2024年6月末,临港新片区经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6家;不含未披露的科创企业融资额约165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207.41亿元,同比增长61.6%。在这背后,是越来越多本土企业重视加大研发投入,投身数字经济新赛道,提升产品服务科技含量,助力营造浓厚科创氛围。
在高端航运领域,作为临港新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山港今年上半年完成国际中转和集拼箱量243.7万标箱,同比增长28.6%;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保税LNG加注量98.27万吨、24.33万立方米,同比增幅均超过140%。
围绕金融领域,临港新片区同样开启了一场先行先试的探索。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再保险国际交易中心、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股权投资集聚区服务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将相继投入运行,成为承担打造特殊经济功能任务的重要载体。
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召开期间,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据悉,此次签约涵盖国产大飞机、央国企保险经纪公司、海外保险机构合作和绿色船舶等四大板块的保险服务。
其中,在国产大飞机方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中国商飞、上海保交所与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国寿财险等8家保险机构及航联保险经纪就提升国产商用飞机海外机队保险保障的自主可控水平,持续优化国产商用飞机联合出海合作机制,共同签署国产商用飞机海外机队保险共同体合作备忘录,探索优化国产商用飞机“联合出海”合作机制。
经过数年沉淀和积累,临港新片区无论是在经济体量还是产业规模方面,都已站到新的起点,具备向更高水平开放、更宽领域改革、更深层次创新进发的雄厚物质基础。
统计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新引进国内人才2.37万人,同比增长41.9%;落地总部型机构9家,累计已达74家。
持续聚焦制度开放
权威数据显示,以跨境收支规模为例,今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首破900亿美元,金融要素双向流动性显著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自揭牌成立以来,临港新片区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聚焦开放、创新两大使命,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跨境金融、高端航运等方面累计形成突破性制度创新案例138个,其中全国首创案例70个。
例如,2023年3月24日,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作为开放平台和科创高地的区位优势,着力探索创新跨境技术交易结算、孵化落地业务新场景和新模式,积极打造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外技术“引进来”的生态体系,为临港新片区成为国际化技术贸易枢纽贡献力量。
据介绍,跨境技术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临港新片区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临港新片区成为“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的有力举措。
2023年,临港新片区全年办结技术进出口备案登记53笔,同比增长35%,合计金额8621万美元,同比增长0.24%,其中技术进口35笔,合计金额3416万美元,技术出口18笔,合计金额5204万美元。
不仅如此,临港新片区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临港先行区。2023年8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上海市商务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依托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前沿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核心产业与服务贸易联动发展,建设以数字贸易、金融领域、航运服务、技术贸易为代表的开放型服务贸易体系,在上海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中先行先试。
专家认为,通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要求,特别是通过提供“专家+管家”精准服务,促进临港新片区形成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投资促进体系,提升技术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