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优势领域支撑带动 政策措施发力显效——2024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上半年,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宏观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优势领域稳定支撑,新兴动能成长壮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质量继续提升。

  一、重点领域支撑带动,厚植发展优势

  重点产业支撑稳基础。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新兴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支持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等技术支持类服务收入均增长15%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8%,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在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快带动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20.1%和16.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成以上。

  需求结构优化强韧性。从投资看,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合计达到52.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6.5%,电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相关项目加快推进,支撑产业向新提质发展。从消费看,在交通运输服务消费带动下,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增长近3成。

  二、政策措施发力显效,激发经济活力

  着力促进企业发展。积极打造“北京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支持企业成长。上半年,新纳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倍以上,其中,2/3企业集中在电子、汽车、医药及装备行业;新纳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应用软件开发、影视节目制作等行业带动突出。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效能持续释放,1-5月,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和8.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倍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4%。

  着力激发市场需求。落实落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绿色智能家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上半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由降转增。持续推广文旅消费活动,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旅客周转量、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增长42.8%和48.0%;1-5月,文旅融合领域[1]收入增长14.1%,高于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5.1个百分点。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集中推出稳岗扩岗、高频次就业招聘、精准就业帮扶等十项专项行动。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3%,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在多项惠农增收措施带动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快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6.5%和89.6%。

  三、新兴动能加快培育,积蓄发展动力

  研发创新持续加大。1-5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增速比1-2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开发费用分别增长14.5%和9.4%。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83件,同比增长21.0%。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技术收入增长24.0%,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8.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5%(按现价计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5%,其中,数字产品制造增长69.6%,数字要素驱动、数字产品服务成倍增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产出效率,使用机器人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人均产值同比增长超1成。

  新兴领域显现活力。新产业发挥带动作用,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二者有交叉)分别增长9.0%和1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超4成和7成;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5G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倍、87.0%、16.9%和12.4%。新业态加快发展,1-5月,文化新业态企业[2]收入同比增长13.1%,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的比重为71.0%,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有效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势领域、新兴领域共同发力,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促进首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