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走出“象牙塔” 融入“生产线”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张雪 上海证券报

  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榜单里,除了高校、科研院所外,企业也频频亮相。仅以上市公司为例,数据显示,沪深两市107家公司牵头或参与了112个项目,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总数的44.8%。

  其中,中央企业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围绕行业布局了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重大前沿性、开创性、创新性技术,有效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取得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

  中国中车参与的复兴号高速列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复兴号高速列车被誉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创造了复杂服役环境下运营速度最高、安全性最好、舒适度最优、持续运行里程最长的世界纪录。

  通过复兴号高速列车的研制,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高速列车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出由数千家企业组成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形成了一批高端产业集群,推动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鲜明导向是,更注重核心功能。明确‘三个集中’,也就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表示,国有企业担当产业链链长,推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通过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解决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问题,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

  民营企业则凭借其较高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敏感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例如在互联网安全领域,奇安信参与申报的《超大规模多领域融合联邦靶场(鹏城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2023年度网络攻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上述项目中,奇安信参与了指纹特征识别、攻击测试工具自动/半自动编排、自动化渗透测试等网络靶场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在公安、军队、政府等国家重要安全需求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参与了冬奥会、国庆70周年、全国两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可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齐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民营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能敏锐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重大作用。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宽海外市场,反哺国内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走出“象牙塔”和“实验室”,融入“生产线”和“加工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专家表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通过“老树发新芽”,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33.6%和15.7%。

  而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进一步让科技创新的“金种子”,在扎实的产业资源和资金支持的“土壤”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形成互促互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围绕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以国内商业航天领域为例,近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今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