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丨“线”“网”“链”!看长三角一体化新活力

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12日电 题:“线”“网”“链”!看长三角一体化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金地、高敬、胡洁菲

  轨道线路越织越密,高铁公交化开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让群众享受“同城服务”;产业上下游协同成链……记者近日在长三角走访调研,从一条铁路线、一张数据网、一条产业链中,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活力。

  ——一条铁路线,折射长三角“快联通”步伐。

  绵绵春雨中,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沪苏嘉城际铁路水乡客厅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连续墙的施工,为下一步隧道开挖等做准备。

  这条城际铁路由上海段、江苏段、浙江段构成,3条线路分别从东、西、南方汇聚而来,在水乡客厅站实现交汇。

  这是沪苏浙两省一市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探索实践。“两省一市在建设中将实现全线系统制式、技术标准、建设时序、贯通运营‘四个统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高级主管王健说。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让城市之间变得更“近”。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4万公里,已拥有高铁达25条,区域内除地处海岛的舟山市外,其余所有地级市都实现动车通达。

  “等沪苏嘉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后,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或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到上海虹桥商务区,将只需45分钟。”王健说。

  ——一张数据网,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您把界面向下拉”“点击企业设立事项”“输入企业名称”……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长三角业务服务台,两名专员正与苏州市姑苏区的一家企业连线,通过远程虚拟窗口模式,指导其办理相关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实时互动,尽管是远程沟通,但群众可以得到很清晰的指导,便捷高效办好业务。”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喆说,黄浦区总部经济发达,这项服务也让很多总部企业可以足不出“沪”,办理在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相关事项。

  打造长三角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应用,实现居民异地购房公积金提取零材料、网上办;开展长三角区域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服务联通、数据共享让长三角区域内群众办事更便捷。

  截至目前,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开通跨省通办服务应用173项,推进4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长三角各类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达8.94亿条。

  ——一条产业链,感受长三角集聚发展优势与活力。

  今年1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目前,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正在上海加紧建造。

  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薄板中心,一张张巨大的钢板堆放在车间中,焊花飞溅中,工人们正在进行铣边拼板、纵骨装焊等流程作业。

  “邮轮是长链条的万亿级产业。在邮轮供应链中,包括钢板在内的部分船舶材料为国内采购。”公司副总经理周琦说,长三角地区发达的造船工业带动了船舶配套、设计、维修等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在邮轮国内采购的部分中,来自长三角的供应商占大多数。

  铁路线、数据网、产业链……长三角“攥指成拳”,发展合力不断提升。这背后,是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等的不懈努力。

  正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所说,示范区的重要作用之一,正是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可行办法、操作手册,为其他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示范区已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如今,在沪苏浙交界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标建筑、“一院跨三地”的“方厅水院”正拔地而起。河湖荡漾之间,一幅江南风与现代感交织的实景图徐徐展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