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监管 促进拟IPO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拟上市企业要树立正确“上市观”,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行,对信息披露质量承担第一责任。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些公司在准备上市过程中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正逐渐成为实践现代企业制度的示范样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乏有些申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停留在“表面文章”,要通过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中介机构的辅导、监管机构的严格要求,促进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有效的内控机制实现长远发展,回报投资者,夯实股市长远稳定发展基础。
形成良好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企业上市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之源。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为促进拟IPO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有关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要求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财务数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对关键少数形成内部约束,不得存在背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管理好募集资金,聚焦主业,使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用到实处。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在监管规则要求下,一些带有“家族企业”特点的民营企业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国有企业,在准备上市过程中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了发展后劲。
“我们关注到,已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实践现代企业制度的‘示范样板’。一些准备筹划上市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不断完备、组织架构不断优化,逐步成为践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优秀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
倒逼企业从源头提高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可通过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中介机构的辅导、监管机构的严格要求,倒逼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有效的内控机制实现长远发展,回报投资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近年来,尽管有上市意愿的企业都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仍有少数企业,尤其是拟IPO企业在审核环节暴露出实控人违规占资等问题,反映出有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停留在表面。
比如,某企业上市前与投资机构签署对赌协议,在解除对赌协议过程中,程序不完备、没有客观证据,也没有履行内部决策程序,解除真实性存疑。这说明,企业内控机制未能有效运行,最终企业未能上市。
还有一家企业,实际控制人把拟上市企业当作个人的“提款机”,通过各种方式大量占用企业资金,人员管理存在漏洞,被交易所审核关注到。这说明,该企业内控完全失效等,不符合发行条件,最终未通过审核。
还有的家族企业在申报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独立董事、外部董事都未有效发挥作用,容易陷入公司治理僵局,导致公司难以作出有效决策,影响公司发展。在审核过程中,交易所有针对性地问询并要求整改规范,促进拟上市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些企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其现代企业制度有名无实。”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通过严监管,倒逼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际上,在“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的发行监管导向下,多家公司近期主动撤回IPO申请。
“今年以来,已有约50家公司IPO终止(撤回),远超去年同期数量。在IPO从严审查背景下,不少企业被终止上市审核或主动撤回IPO申请,意味着‘带病过会’可能性大大降低。这也将倒逼企业从源头提高质量,真正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说。
证监会表示,将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