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高质量发展·新年探新质|向“新”而行!一个产业集群的“升级路”

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1月5日电 新年伊始,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稍显“冷清”,而一旁的研发中心却热火朝天。原来,一批10台套的柔性屏贴附生产设备刚运送至客户公司的生产线准备“上岗”,研发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为其他客户设计定制化的智能生产方案。

  “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设计让生产线‘更聪明’,不仅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品质还更稳定。”公司总经理朱奎锋说,企业与全国20多家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企业合作,2023年产值实现同比增长30%。

  朱奎锋曾就职于一家跨国企业负责供应链管理。“我考察过上千家工厂,虽然当时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但当时不少企业距离自动化生产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朱奎锋说,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潜力,让他看到了机遇,决定创业从事智能工业产品设计。

  2023年12月28日,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朱奎锋介绍公司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2011年,朱奎锋创立了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初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画出一张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图都困难。”他坦言,公司先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后又广泛吸纳研发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步步设计出自己的AI算法,让数据在生产线上“流动”,做出精确“决策”。

  朱奎锋以公司设计的柔性屏贴附生产设备举例,作为生产手机曲面屏产线中的一个配套设备,它能够将曲面屏生产效率缩短1.5秒,大大增加了产线的产值。

  朱奎锋认为,这就是科技创新赋能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诠释,通过源头设计,促进整个生态链的生产效率实现跃迁。

  让制造业企业生产线更智能的还有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福莱迪科技不同的是,该公司通过小巧精细的传感器、编码器以及工业总线通讯系统等产品,为企业生产线打造了一套“神经网络”。

  走进其生产车间,几名作业员正实时监控屏幕上的数据和图像,对高精度伺服电机编码器进行组装、调试,其精密部件的误差不能超过1微米。

  “大到海上风电行业,小到饼干加工厂商,公司产品可以适用于多种复杂、精确的生产线作业。目前,公司产品用户已经超过上万家。”公司董事长张鑫介绍,宜科自2003年成立以来,深耕工业自动化“赛道”,依靠自主创新,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成长为员工1300多人、年产值过10亿元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3年10月,在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作业员在组装产品。新华社发

  福莱迪科技、宜科等企业都坐落于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青经开区”)。经过多年的产业集聚与发展,西青经开区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高档生活用品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五大主导产业,并汇聚了一批信息技术、智能网联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诸多制造业企业在这里插上“数实融合”的翅膀,走上“升级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同样坐落于西青经开区的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如今也在加快数字化、信息化转型,让中药生产更高效,中成药产品更稳定。

  在其药品生产车间,一颗颗胶囊药品鱼贯而出,整齐地排列在托盘上,而后被传输至全自动智能包装生产线由双铝膜封装。“这里每分钟可以生产出3万余粒大小一致、重量相同的中成药硬胶囊剂。”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宋纹说,宏仁堂还建成了中药提取、制粒、灌装等多个智能车间。

  这是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景。新华社发

  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天津宏仁堂数字智能制造生产线也即将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将以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为基础,打造覆盖药材、制造、质量、仓储、物流等全环节的数字化系统。“它投用后,年提取中药材可达1600吨,成品批间质量一致性提升26.7%,生产效率提升251.6%,产线产值将突破20亿元。”宋纹说。

  创新“势能”化为发展“动能”。近年来,西青经开区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西青经开区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梯级培育“雏鹰-瞪羚-科技领军”科技型企业112家,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有10家和49家。

  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磊表示,园区将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实体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统筹:邵香云、曹晓轩

  记者:宋瑞

  海报:方金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