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权威访谈丨胸怀“国之大者” 锚定金融强国发力——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题:胸怀“国之大者” 锚定金融强国发力——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吴雨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如何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发力?对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


  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突破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金融机构要着重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未来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金融机构要胸怀“国之大者”,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在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实现突破。建设金融强国,既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更要立足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决贯彻落实好“八个坚持”。特别是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摆在第一位,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金融服务就保障到哪里。

  二是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突破。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识和把握金融工作,进一步提升格局和视野,聚焦经营主体的现实需要,加快推动金融业思维变革、模式变革、结构变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三是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实现突破。金融机构要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不断深化对金融风险暴露滞后性的规律性认识,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建设银行将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

  答: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金融机构。近年来,建设银行保持战略定力,摒弃唯规模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不搞盲目、低效的规模扩张,更加重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平衡,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是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中小微企业定制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助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紧抓共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机遇,持续提升中欧班列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新能源、绿色低碳等领域优质企业“走出去”。

  三是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优化完善集团一体化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做好新形势下金融风险逆周期管理。

  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此,建设银行有哪些规划安排?

  答:五篇大文章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型的重点方向,也明确了未来金融业精准发力方向。近年来,建设银行在科技、普惠、数字化等金融服务模式上做了很多前瞻性探索,为纾解市场难点民生痛点提供了建行方案。

  在科技金融方面,建行率先打造“技术流”评价方法,帮助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流”转化为“资金流”。在绿色金融方面,目前建行绿色贷款余额超3.6万亿元,有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和传统企业低碳转型。在普惠金融方面,目前建行普惠贷款余额已突破3万亿元,近五年年复合增速超40%。在养老金融方面,建行拥有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目前正围绕社保、年金、个人养老金等三大支柱加快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建行打造“双子星”“裕农通”“惠懂你”等数字化平台,有效促进主营业务发展。

  下一步,建行将发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用好“技术流”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服务。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与基建、普惠、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深化数字普惠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覆盖面和金融可得性。深入推进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加快数业融合、技业融合,提高数字化供给和生态化链接能力。

  主动作为防控金融风险

  问: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建设银行将如何主动作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

  答:建设银行一直把重点领域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安排,我们有序推进地方债、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一揽子化债工作。

  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建设银行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强化对新业务合规管理,合理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我们将继续履行大行担当,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和投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房地产行业方面,建设银行扎实做好保交楼金融配套服务,召开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银企座谈会,发挥房地产领域优势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启动住房租赁战略以来,建行逐步建成“投融管退”住房金融服务闭环,有效增加了住房租赁供给。目前,住房租赁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支持筹集租赁房源超100万间,住房租赁基金投资项目资产规模近100亿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三大工程”支持力度,为老百姓提供有温度的住房租赁服务,助力纾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