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规模日长夜大 长三角经济向新向好
10月29日,杭州海关所属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关员正在对一批进口转关至上海的货物实施监装并施加海关封志。同一时间,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关员正在忙着验放一批来自安徽芜湖的出口太阳能电板。
这些往来不断的货物流通场景,是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释放强劲动能的生动写照,也是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成长足迹。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沪苏浙皖全面聚力推动协同发展,经营主体在规模日长夜大的同时,质量进一步优化升级,并在多个重点领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经营主体量质双增,意味着长三角经济结构稳步优化,也为全国经济稳增长夯实了基础。
经营主体突破3535万户
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经营主体规模一直稳居前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经营主体3535.65万户,同比增长9.5%,占全国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20%。
其中,浙江的“成绩单”最亮眼,在近五年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速下,浙江省经营主体在今年8月成功突破千万大关,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河南之后全国第5个经营主体总量破千万户的省份。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民营经营主体达967万户,占比96.69%,其中民营企业达322万户,占企业总量92.05%。
江苏稳坐国内个体工商户规模的“头把交椅”,是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在册总量破千万的省份,并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新登记经营主体93.6万户,同比增长11.4%,截至6月底,江苏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1444.7万户,仅次于广东。
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新设各类经营主体增速迅猛。安徽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徽新设各类经营主体70万户,增速高达26.6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个行业数量增速靠前,同比分别增长了26.19%、24.38%和20.68%。
上海新增经营主体数量也在稳步回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上海的经营主体已经达到了33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57万户,外商企业接近10万户。
“四新经济”大量涌现
近年来,三省一市瞄准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强政策协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链主”带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
记者梳理发现,在政策组合拳的引导下,经营主体量的增长也伴随着质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经营主体大量涌现。
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无锡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市前三季度新设“四新经济”经营主体14829户,数量排江苏省第三。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类新技术领跑,可再生能源类、高性能材料类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异军突起,起步较晚的众创、众包等模式也实现了倍增。
在该人士看来,随着长三角工业芯谷一期、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等一批园区、项目的建设启动和投用,各板块统筹推进园区空间拓展、载体建设、项目引建,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产业生态,这些都为“四新”经济经营主体发展创造了更优质条件。
杭州也吸引了不少优质经营主体落户。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高技术企业康蓝药业与杭实集团合作,今年刚把研发总部落户到杭州临平区,也为杭州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提供重要支持。在公司负责人看来,杭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潜力,也是其选择落户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320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固投类产业项目落地杭州,同比增长97.5%;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超50%。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也同比增长42.3%。
加速区域协同创新
在江苏盐城东台经济开发区,总部位于上海的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食品装备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生物医药装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仅仅是众多长三角协同发展的一个案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各项区域一体化政策发力,协同已经成为长三角经营主体发展的一大主题。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以后,浙江增加对上海、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的投资,从2019年起连续3年都在30%以上。此外,三省一市智库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也显示,截至2022年9月,从上市企业投资流向看,长三角地区1914家上市企业向区域内4381家企业异地投资。
全球滚动轴承制造龙头企业斯凯孚不久前刚刚在浙江常山投产一个生产基地。斯凯孚中国区副总裁施波感慨地表示,在长三角地区,斯凯孚从供应商到客户,从原材料生产到物流各个环节可以形成闭环。
科技创新则是另一重要命题。近期,长三角三省一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进行联合调研,也引发了代表们对打造长三角科创高地的思考与探讨。
不少专家表示,随着一体化的持续推进,长三角的基础设施联通网越织越密、交通越来越便利、产业合作越来越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加速形成区域新发展格局。
“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需要更高层面的产业协同。切忌一哄而上地‘卷’,而应找准定位互补,即在创新网络中找到各自的发力点,发挥优势,加强融合,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一位代表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