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赋能九城高质量发展

乔翔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乔翔)11月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一批科创要素落地发布

  加速推进重点项目、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是推动区域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是谋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大会现场,在九城市共同努力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要素落地发布,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进行了集中签约,大家相向而行、精诚合作,以实际行动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其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创新廊道、G60城市群未来绿色低碳城镇水系统、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领域成果和调节T细胞领域成果等相继发布,既揭示科创廊道下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又为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要素流动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此外,重点企业代表与硬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代表,对外分享了全球领先的可抛弃型医疗内窥镜、腾讯G60智算中心赋能三大先导产业、G60曲率引擎硬科技产业园重大布局等情况。

  会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既有九城市企业进博会联合采购项目,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呈现出重大项目多、企业实力强、项目产业链长等特点,也有33个涉及九城市跨区域合作与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大会现场还发布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指数研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际形象与影响力报告(2023年)》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同立法研究成果》。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为推动更多高端科创要素走进G60、汇聚G60,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会上,上海松江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服务“一带一路”和新发展格局有关情况对外发布。根据介绍,沪苏湖高铁预计明年竣工,松江新城与长三角城市之间联系将更加紧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当前正积极推进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跨区域资源配置与辐射带动能力,更好支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举行了“中老班列-G60号”发车仪式,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按下加速键,为促进沿线共同繁荣、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未来,G60国际化布局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在做深走实4条国际班列的基础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以松江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为始发站,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为纽带,直通云南省磨憨、磨丁口岸,深入东南亚腹地,推进亚太跨区域资源高效流通和配置。

  此外,“一廊九城”携手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等企业代表,共同成立启动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中心)”。未来,联盟将依托“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资源优势,联合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发挥九城合力,立足G60九城市,加快量子密码技术和应用创新,提高G60科创走廊在密码和信息安全领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培育形成较大规模较好效益的量子通信产业链,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还对首批G60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第二批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第二批G60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进行了授牌,为进一步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和打造产融结合新高地激发澎湃活力。

  促进科创要素跨区域融合

  会上,包括中阿G60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上合示范区G60创新协同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等一大批科创生态要素链接成果正式发布,并举行第二届“创赢未来”G60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颁奖仪式,持续激发九城市企业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科创生态。

  据悉,未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与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上合示范区开展高水平开放合作,为共建共享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共育国际一流科创生态提供强有力支持,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

  同时,第二届“创赢未来”G60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为30家优胜团队颁奖。值得关注的是,大赛项目中涌现出大量国家级、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多个“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彰显了九城市持续增强的科技实力。优质参赛项目将纳入G60科创走廊产融对接项目库,提供投资尽调和一对一跟踪服务,对接多元化融资工具和资源平台,为获奖团队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应用推广等多方面支持,助力创新团队及项目做大做强,更大力度整合创新资源,协同赋能创新,助力九城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塑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