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金融输血助推高原特色产业“加速跑”

经济参考报

  7月的青海天高云淡,草木葱茏,油菜花遍地盛开。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夏塘村财义种养殖专业畜牧合作社的负责人马忠义正带着两名帮手,为大棚内圈养的50多头牛投喂饲料、清理圈舍。两名帮手是村里的脱贫户,每月每人可获得3000元的收入。“以前我靠挖虫草、种植青稞、饲养牛羊为生,只够解决温饱,想做点产业,资金却捉襟见肘。自从有了银行信用贷款的支持,我们才有了底气放开手脚干。”马忠义说。

  高原气候和地理给青海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来挑战,但得益于政策和科技的有力推动、金融行业持续稳定的支持,当地各州市正依托独特的地域特点发展多样化的经济业态,特色产业不断“加速跑”。

  祁连山下致富路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有着“天境祁连”的美誉,近年来更以“东方小瑞士”的名头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畜牧业和旅游业是当地的两大支柱产业。

  扎麻什乡夏塘村财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已进入经营的第6个年头。“这属于村集体经济产业,去年挣了50多万元,给村里分红21万元。” 马忠义介绍,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夏塘村村民多数也像他一样靠挖虫草、种青稞和个体饲养牛羊为生,收入较低。后来,他和6位股东成立了合作社养殖黄牛。2018年,由当地政府牵头,与村集体一起提供了部分资金,为合作社修建了圈养大棚,合作社也就成了村集体产业带动扶贫的项目。合作社将每年收入的40%给村里分红,完善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如果村民要缴纳医疗保险,这些资金也会直接补贴一部分给村民。

  “购买一吨草料要1200块钱,遇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养殖户会降低牛的出栏率,这个时候流动资就会出现问题。”马忠义说。

  为解决村民的用款问题,并有效降低风险,祁连农商银行与当地村两委、威望高的村民三方共同组建“信用评定小组”,对村民家庭资产、收入、村内名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公示无异议后对村民进行授信。夏塘村共196户人家,现在有130多户通过祁连农商银行贷款,“一次授信,终身使用”,农户每年买牛买饲料时借贷,卖牛后还贷,实现贷款循环使用。

  麻拉河村,是去往4A级景区卓尔山的必经之路。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刘钧通过祁连农商银行贷款20万元,将自家住房改造成农家院,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2017、2018年,刘钧靠农家乐年均增收十几万元,也带动起了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以前我们村是贫困村,祁连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专员了解情况后,为我们贫困户提供每户5万元的贴息贷款,助力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刘钧说,如今,麻拉河村有209户通过祁连农商银行贷款,从事乡村旅游的达96人,村民们实现了增收致富。

  拉面经济遇上“拉面银行”

  依靠拉面手艺,青海近20万各族群众走出了深山大沟,遍布全国337个城市,开了近3万家拉面店创业就业。

  青海拉面始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20世纪80年代起,11万化隆人到全国各地开店创业,2006年化隆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拉面经济”产业,先后向各地派驻了46个拉面经济服务办事处,常年为拉面企业和拉面从业者提供各项服务。

  “我们村有325户人家,其中有118户、452人自己开了拉面馆,占全村的1/3,年收入达16万元左右,拉面店分布在广东、天津、北京、西安等地,也算是依托‘拉面经济’打赢了脱贫攻坚仗。” 化隆县公义村党支部书记谭海买说。

  公义村曾是化隆县最穷的村,十几年前,为了摆脱贫困,谭海买先后去广东、上海开拉面店。开店初期,手里都没有本钱,七八个人合伙开一家拉面店轮流经营,每个人从农商银行贷款7000元左右。

  2017年,谭海买当选为公义村党支部书记,他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拉面馆,通过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带动村民发展“拉面经济”。如今,公义村从化隆农商银行贷款的有120户,贷款金额约700万元,贷款额度也从最初的几千元提高到现在的几十万元。

  化隆农商银行董事长谈重杰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拉面经济、拉面产业开展的,打造‘拉面银行’是我们的发展定位。”2021年初,化隆农商银行设立了拉面产业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开展包括信用贷款、结算及“拉面产业”上下游的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已累计发放拉面贷款1000多笔,金额约3亿多元。

  拉面产业已成为青海省特色产业、地方支柱产业,拉面也成为百姓的“致富面”“振兴面”。2021年,青海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化隆县群科拉面特色小镇榜上有名。

  何以青绣:银企之间的双向奔赴

  走进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刺绣车间,6位绣娘正围坐在一张桌前,手中小小的绣花针灵巧地在布料上上下穿梭,一幅铺满整张桌子的土族盘绣初具形态。据绣娘介绍,这件巨幅作品前后共有十几个人参与制作,历经5年多的时间还未完工。完成后,它将作为青海的文化名片,让大众感受青绣之美。

  “我每天来这里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61岁的席金莲过去从没想过自己日常的针线活能够成为一门挣钱的手艺,如今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她还带动村内的其他妇女一起来做绣活。

  能够闯出一条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路,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青海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负责人苏晓莉备感欣慰:“总部组建以来,带动了1.5万人就业,培育了31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60家小微企业。经过两年多发展,初具规模、多方联动的青绣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青绣”能够成为青海省农牧区群众增收的阳光产业,是银企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2023年5月,在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发放的500万元流动资金信用贷款的支持下,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流动资金困难问题得到改善。同时,结合西宁农商银行为个体户绣娘推出的新型信贷产品“青绣贷”,由总部做担保,为季节性绣娘提供原料收购资金,助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围绕青海特色产业,积极打造“一乡一品”特色金融服务,量身定制“特色温棚贷”“青绣贷”“高原牦牛贷”等多款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有力支持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青海农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在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行动上更加主动作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