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中国医药企业通过产品授权方式“出海”交易日益活跃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医药企业对外授权的项目数和金额快速攀升。毕马威中国交易战略与并购融资合伙人秋璇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中国医药企业通过产品授权方式“出海”交易日益活跃。根据GBI数据统计,2020年-2022年,中国医药企业对外授权交易超过150起,整体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2022年交易金额较2021年上升了80%,超过280亿美元。“根据我们的了解,2023年第一季度至少有10家中国公司的国产创新药实现海外授权。”秋璇说。
在秋璇看来,通过授权“出海”方式走向国际市场将为中国医药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一方面,通过交易能为创新药企业取得现金流收入,支持其持续研发投入与公司发展;另一方面,能借力合作伙伴在海外市场的资源与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合适的合作伙伴与严密的合作方案与协议,对于‘出海’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秋璇说,合作伙伴对于海外市场临床、注册法规的理解与执行,以及其自身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拟合作产品的匹配度等,是“出海”交易中除了交易价格外需要更为关注的因素。
税负亦是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对外授权方式“出海”交易的重点关注事项之一。毕马威中国华南区生命科学及医疗行业主管合伙人罗健莹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在进行对外授权前,中国医药企业可分析对外授权交易是否可以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早筹划进而降低税负。除税收优惠政策外,中国医药企业如果对外授权的交易主体存在收入和成本不匹配的情况,也可能会造成较高的企业所得税税负。
此外,罗健莹提示,如果受让国的预提所得税无法避免,中国医药企业则需要关注在受让国支付的预提所得税是否可以在授权方所在国进行境外所得税抵免,从而避免双重征税问题。
罗健莹同时提示,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对外授权模式“出海”时,应在税务合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交易主体。若拥有知识产权的主体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主体存在不一致情形,很容易导致其享受研发相关税收优惠的主体没有承担相应风险的情况,进而引发税务风险。因此,建议中国医药企业在进行对外授权交易前,应对相关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及相关税收优惠的合规性进行梳理及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