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代表委员话发展 关键词传递新期盼

王舒嫄 连润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扩大内需、数字中国、民营经济……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些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传递出民众对2023年经济发展的新期盼。

  代表委员认为,着力扩大内需,是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从中长期看,还应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凝聚发展新合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热词一:扩大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如何扩大内需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两大抓手。”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创造新消费热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用好消费信贷,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重大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引领带动全市场投资,实现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关于促消费,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要围绕各环节综合发力。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认为,要稳企业、保就业、增收入,增强人民的消费能力;持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振消费信心。此外,针对社会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大相关领域供给,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还可借助科技,打造消费新场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建议,围绕“有钱消费”“有东西消费”“有地方消费”“有保障消费”四方面有效施策,充分释放消费活力潜力。

  关于扩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加强金融支持成为各方共识。杨成长认为,应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进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创新作用,拓展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以新基建、公共服务两大领域为核心,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

  热词二:数字中国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代表委员认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关键能力,是发展数字中国的根基。“目前,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数字经济市场格局还比较分散。”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新勇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持续优化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引擎”,构筑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优势。

  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兼具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以发挥其在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参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堵点问题也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我国目前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贺晗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规划指引、财政补贴、试点示范、产业基金等方式,组织专项工程,打造标杆工程,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进一步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叠加和倍增器作用。

  热词三:民营经济

  我国经济能够创造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如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其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被视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稳定各方预期的关键一招。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建议,把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政策予以制度化、法治化;有效落实针对民营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民企与国企开展项目投资、产业技术合作等,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国企和民企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高效协作,通过“抱团出海”实现双赢。

  “只有进一步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帮助民企提振发展信心,才能真正激发动力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