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证监会国资委联合发文支持央企发行科创债 推动完善科创企业债券融资生态体系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证监会11月11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通过优化市场服务运行机制、监管考核标准、融资决策程序等方式多措并举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鼓励中央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后续证监会将抓紧细化落实《通知》各项工作举措,持续积累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经验,继续深入市场调研、充分论证,持续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企业债券融资生态体系。

  鼓励央企增加研发投入

  《通知》旨在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知》明确,通过优化市场服务运行机制、监管考核标准、融资决策程序等方式多措并举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并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开展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鼓励中央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将募集资金通过权益出资、供应链金融、园区孵化等途径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协同发展;增强证监会与国资委在规范与服务中央企业科创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协同,形成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的合力。

  在今年7月上交所举办的中央企业科创债融资支持座谈会上,中航工业、中兵工业、中国电科、中石化、中国诚通、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7家中央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近年来科技研发投入情况及成果,并对科创债融资便利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嘉宾均表示,科创债的推出恰逢其时,与中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步伐一致,科创债的潜在融资需求较高。

  证监会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国资委将抓紧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机制优势、专业优势,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为引领示范,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融通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引导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

  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企业债券融资生态体系,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2017年,证监会推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拓宽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融资渠道;2021年,开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将支持对象拓展到成熟期企业转型升级等领域;2022年,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转常规,将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纳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统筹管理,并进一步完善发行主体、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配套安排等制度措施,发布有关业务指引。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积极用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机遇,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发行,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共支持130多家企业融资近1400亿元,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债主体既有天图资本、璞泰来新能源、TCL科技、小米通讯等民营企业,也有龙腾光电、深圳创投、国投集团、中关村发展、张江高科等国有企业。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发布《通知》,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能力,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此举将助力中央企业成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先行军,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着力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证监会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凝聚市场各方合力,共同服务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今年以来,为改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证监会广泛调研、找准症结,推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7条措施”,目前取得积极效果。其中,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方面,由中证金融以自有资金为基础,联合承销机构共同为民营企业债券提供增信支持。截至目前,晶科科技、蔚能电池等14家企业发行15单产品、融资136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后续债券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民营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将愈发突出。一方面,优质民营主体通过发行科创债用于科技研发等;另一方面,优质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科创债,将资金投向融资困难的科创领域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近期,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在支持民企融资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随着科创债加大对央企、民企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