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 “准财政”工具接续发力

赵白执南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行高峰期过后,专项债工作重点正从“发”转向“用”。当前,中央和地方力促专项债资金及时用到项目建设上,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等“准财政”工具有望接续发力。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有保障,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信心足。

  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基本发行完毕。

  Wind数据显示,6月份地方债发行总额达1.9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约1.37万亿元。加上之前发行的新增专项债2.03万亿元,今年前6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总额约3.4万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扣除留待使用的2000亿元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之外,其余额度基本完成发行。”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称,接下来的两个月,专项债工作的重点将从“发”转向“用”,促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依法合规加快推进项目前置要素条件工作,确保专项债券发行后及时投入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地方层面也正加紧推进专项债资金落地事宜。比如,浙江省财政厅明确,加大对水利、水电、光伏、风能及配套的蓄能储能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又如,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建立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月通报制度,及时提醒督促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单位,保证支出进度,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综合评估分析并着力解决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债券资金加快使用,其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持续显现。同时,“准财政”工具有望接续发力,保障下半年投资强度,进一步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财政部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

  关于增量政策工具,有观点认为,后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方面可能会考虑提前下达部分明年的专项债额度。华泰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表示,是否有必要增发地方债的关键因素仍是经济恢复情况,7月份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期。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宏观调控工具并不局限于专项债、降准降息等。“2014年我国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2015年成立了专项建设基金,2020年推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张旭说。

  具有增量政策工具性质的“准财政”工具已于近期出台。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此次推出的‘准财政’工具与此前设立的专项建设基金有些相似。”杨业伟预计,3000亿元资金可直接拉升基建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