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留住乡愁!鄂东“江南水乡”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新华网武汉4月21日电(胡诚、刘晓丽、吴文华)长江南岸,梁子湖畔。“乡愁”如一道美丽风景,在鄂州大地勾画诗意栖居的田园图景,凝铸瑰丽的田园诗篇。
图为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新华网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峒山脚下、长港之滨,展板上这句话直抵心田。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古朴的民居整洁有序,掩映于绿色之间;成片的农田绿意盎然,展现着勃勃生机……
这个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因优美的人居环境远近闻名,成为鄂州市近年来打造山水乡愁之源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境内大小湖泊百余个,是有名的“江南水乡”。近年来,鄂州市握紧“乡愁”这一乡土文化之根,将“留住乡愁”转化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美丽乡村,让“乡愁”更动人
春风拂面,举人沟花开正艳,桃花溪水流潺潺。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岳石洪村,就置身在眼前这片群峰环绕的幽谷之中,望眼是溪清山绿,入耳是水淙鸟鸣,仿佛一片世外桃源。
图为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岳石洪村。新华网发
谁能想到,这样一片风水宝地,早年间竟是挖山不止,满目疮痍。
汀祖镇副镇长李彦培介绍,岳石洪村位于鄂州、大治、黄石三市交界处,“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少但矿产资源丰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岳石洪村开矿成风,“挖个稀巴烂,赚个几千万”。全镇上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矿挖完了又采山上的石头,石头采没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就断了。岳石洪村,这个曾经的富裕村,一度穷得靠林业补偿维持运转。
留在村里没奔头,许多村民选择外出赚钱。有点门路的人开始外迁,曾经热闹的村子突然静了下来,最少的时候整村常住人口不到400人。只留下光秃秃的群山,一遇到大雨,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山洪。当地村民尝到了“竭泽而渔”、毁坏生态的苦果。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当地人幡然醒悟,开始植绿、复垦,偿还生态债。全村从“封山育林”起步,10年间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1.2%,并逐步复垦工矿废弃地。昔日的荒山,开始恢复绿色的记忆。
绿色回归为村里带来新的财源——
村里种上了百余亩白茶,建起了茶叶加工厂。
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传说,发展“农业+文创+旅游+康养”特色旅游。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矿冶文化等文化元素被充分发掘,桃花山、白马塔、“情人桥”“520”台阶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村里一众酒店、民宿、生态农庄订单不断。
今年3月初,岳石洪村旅游综合体集中签约开工,涵盖多个旅游要素的12个文旅项目落户村里,总投资额逾1.3亿元。全村村民再次捧上了“金饭碗”。
村庄变美、绿色回归,让“乡愁”更动人。“现在不少外地人来此创业,曾经外迁的村民又迁回村里,全村常住人口已超过800人。”岳石洪村村支部副书记杨云玲说,她很庆幸当年选择嫁到了这个村。
“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湖北省绿色生态示范村”“江南聚宝盆华中(文化)第一村”……短短数年,岳石洪村逐渐美成了“桃花源”。2021年,《鄂州市岳石洪村村庄规划》还入选自然资源部优秀村庄规划成果,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岳石洪村的历史变迁,让当地人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在鄂州,像岳石洪村这样的美丽乡村比比皆是。近年来,鄂州市统筹上亿资金,选择环梁子湖(含百里长港沿线)、环南迹湖和环白雉山沿线,集中打造21个省市级美丽宜居宜业示范村,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带。如今,具备条件的村湾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并且每个行政区都有一至两个风情小镇、特色小镇。
返乡创业,让“乡愁”更浓郁
三面环山,面湖而居。一片灰砖灰瓦、极具荆楚特色的古村落掩映于绿树翠竹之间。
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湾小道,但见屋舍俨然,桑竹吐绿,更有临湖观水长廊近赏山水田园。脑海中不禁浮现王安石诗中描绘的景象:“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图为建设中的万秀村九龙湾湿地观鸟公园。新华网发
“万秀村位于鄂州市西南边,隶属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是省级生态村、省级宜居村庄……”佩戴着电子导游设备的邓芳龄,颇为自豪地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家园。
“90后”邓芳龄毕业于江汉大学,是嫁到万秀村的媳妇。她和丈夫之前都在城里工作,前两年,万秀村美丽的“乡愁”像一块巨大磁石,吸引夫妻俩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
村里老房子统一改造成农家院子,清一色修旧如旧,别具风格。她家里的老房子翻新改造成“四号院”,丈夫开农家乐,她应聘为村干部,还兼职当导游。夫妻俩在参与乡村振兴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
“每天生活在田园美景中,有喜欢的事情做,老人、孩子都在身边,生活不比在城里差。”邓芳龄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紧邻万秀村的熊易村,返乡创业的刘俊一手打造“黄金甲”民宿,面湖靠村、吃住一体,节假日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民宿吸引了不少人气,一年收入可达200万元。
在梁子湖区东沟镇大桥村蓝海生态园,梅花开过,桃花正盛,远远望去,花开成海。生态园负责人舒捷也是一名返乡能人,前几年,他回乡投资9000多万元,流转3200余亩土地,打造了这个生态园。
生态园里建有梅花坞、茶花园、樱花园、海棠园、桂花园、桃花园等18个园区,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10万人。
梁子湖区委书记蔡和林说,梁子湖区有舒捷式回乡能人12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多个。同时,亿元以上农业文旅大项目也正在接连布局。多重因素叠加,吸引进村下乡的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
图为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百席村。新华网发
长江之滨,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产业园,就到了华容区段店镇百席村。这是个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的模范村。村支部书记夏建国也是一位被“乡愁”吸引的返乡能人,他在武汉拥有一家炊具研磨材料公司,去年11月返乡任职。“家乡越来越好,回家的愿望就更强烈。”夏建国说。
近年来,鄂州致力于打造山水乡愁之源,吸引越来越多的能人返乡创业,也让“乡愁”变得更加浓郁。
绿色产业,让“乡愁”更诗意
浩瀚的梁子湖,烟波浩渺,春风微澜。
这个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在鄂州水域的水质已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反映了鄂州多年来梁子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曾几何时,坐拥梁子湖巨大“宝库”,当地人“靠湖吃湖”,拦河筑坝、污水直排、过度捕捞、挖沙采石……梁子湖水质日趋恶化,野生鱼类资源逐年下降。
图为梁子湖。新华网发
鄂州境内大小湖泊百余个,是有名的“百湖之市”“江南水乡”。如何保护好弥足珍贵的水资源,让鄂州河清水晏、山川秀美、擦亮水乡名片?鄂州市痛下决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河湖生态治理和修复”……
全市133个湖泊登记造册,实行编号管理,“河湖长”“岸线长”走马上任……
2013年,鄂州市决定,梁子湖区域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为此,梁子湖区关停36家污染企业,先后否决60余个“环境不友好”产业项目。同时,陆续退垸还湖6万多亩,取缔2.2万亩大湖围栏,退出1.4万亩珍珠养殖,停办连续举办了17届的梁子湖旅游捕鱼节……
连续多年生态修复锲而不舍,鄂州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消失多年的银针鱼、鳑鲏鱼等物种在湖区重现,恢复容颜的“江南水乡”日渐呈现诗意的浪漫。
在保护和修复生态同时,鄂州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技,处处离不开“生态”标签。
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深入贯彻生态发展理念,“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全村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科普等体验农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鄂州市华容区成片农田。新华网发
华容区段店镇百席村建起台湾生态园,农民流转土地收“租金”,土地入股分“股金”,进园打工挣“薪金”。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官田村靠九品香莲支柱产业带动,曾经的产业“空白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村”……
在鄂州,几乎村村建有生态农业基地,不少农产品远近闻名:“梁道”有机稻飘香千里;沼山有机胡柚获地理标志认定;张远有机蓝莓成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涂家垴镇花园生姜、下杨黄桃、万秀桑葚闻名湖北……
生态农业带动了生态旅游发展。近几年,鄂州市各乡镇的荷花节、牡丹节、采菱节、胡柚节、草莓节等四季“常开”,“花常在,果常有,客常来”的乡愁体验游游客不断。
官田3A景区、九龙湾公园、万方葵园、知青驿站、天空之境,越人歌驿站,一个个乡村景点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网红打卡地,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全国和湖北旅游名村。
生态科技方面,以梁子湖区为例,该区梧桐湖新区入选首批湖北科技小镇,市校合作新模式引来科技项目65个、高新技术企业73家。
实行生态保护,发展绿色产业,诗意的“乡愁”让鄂州尝到了“绿色”的甜头。
当年,梁子湖区退出一般工业后,产值和税收一度锐减令当地担心。然而,多年坚持下来,真实的数据给了他们“定心丸”:仅2013至2019年,梁子湖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9.3%和22.8%。
对鄂州而言,“留住乡愁”不仅带来诗意和浪漫,更坚定决心践行新发展理念。
“打造山水乡愁之源,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鄂州推进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鄂州市委书记孙兵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