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强主业 持续锻造“动力源”
4月18日,在浙江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一台台远程操控的龙门吊正精准地将集装箱吊装到自动驾驶的集卡车辆上。“疫情对码头作业有一定影响,但通过无接触的线上操作平台系统以及无人集卡车辆等技术手段,可以保证码头作业高效运行。”招商港口旗下的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数智科技部部长张冉介绍,公司还承接了很多原本停靠上海的船舶靠岸,一季度整体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面对疫情多点散发、需求不足、成本抬升等多重挑战,上市公司正千方百计迎难而上,或抢抓稳增长政策的机会、做强主业,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育新增长点。企业界人士和专家认为,稳增长政策向提振需求方向加码,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造成的“春寒”不会演变为“严冬”,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效果显现,上市公司将保持发展活力,持续强化经济增长“动力源”作用。
面对挑战 “要么翻身要么翻船”
“受国内外因素影响,3月工业经济确实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挑战。”4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罗俊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比如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堵点卡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一些困难、大宗原材料价格依然在高位波动等,导致了一些经济指标放缓,下行压力加大。
面对这些困难、挑战,不少上市公司全力维持生产经营,力保主业不滑坡。在疫情防控任务重的上海、吉林等地,不少企业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4月19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工厂将计划采取单班工作制,如果供应链能保持稳定,也希望能尽快回到疫情前的排班工作制。针对集团重点生产任务,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也将最大程度地协调资源,力争项目不延期。”上汽集团临港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处于下行周期的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瞄准稳增长政策带来的发展机会。“对我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压力是需求萎缩。”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表示,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新的调整期。“我们以‘要么翻身,要么翻船’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向文波说,公司今年要紧紧抓住“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品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等机会,做强工程机械核心主业。
中泰证券认为,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停滞项目将有序开工,行业需求出现后移,叠加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等因素,预计二季度末或三季度挖掘机销量增速有望转正,行业或呈现出“需求后移,淡季不淡”的特征。
数字化升级,不仅可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也可提升主业效率。“现在采取远程控制方式,每个人可同时控制两台设备,未来可能增加至五台或六台。原来通过人工核对车辆信息,每辆车大致需要两到三分钟,现在采取智能化手段,每辆车大致只需要20秒的时间就可以放行。”张冉说,自动化、数字化的作业流程提升码头的周转效率,实现了更大的集装箱吞吐量。
主业强,上市公司发展活力才会充沛。通过抢复工、保供应、提效率,上市公司业绩稳定修复,方能有力推动宏观经济大盘恢复发展。
创新发展 审“时”度“势”
“企业经营始终会存在一些压力。缓解这些压力要靠企业的创新,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向文波看来,技术进步在不断催生新需求,加速产品更新和替代,这也是巨大的机会。
不少企业界人士、业内专家强调,看待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既要看到“时”,更要看到“势”,正视目前的困难挑战,共克时艰,熬过“春寒”,积蓄发展能量。在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数字化、低碳化就是企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势”。
向文波说,新能源革命将导致全球工业体系重构,过去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要转换到以电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这是颠覆性的,潜力非常大。“三一重工不是被动去适应电动化要求,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去推动电动化升级。”
同属工程机械行业的中联重科,也将数字化作为公司转型升级的路径。中联重科启动新一代研发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研发与营销、制造的协同集成。在材料成本上涨背景下,数字化也成为公司“精打细算、严格严厉”极致降本的有力抓手。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还建议,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在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也获得了业绩新增长点。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说,公司深入实施“5G+”计划,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达1594亿元,同比增长26.3%,转型发展新动能增势强劲。
专家强调,增强创新能力,对企业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活力,也将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凝聚合力 让企业轻装上阵
在企业界人士看来,克服眼下的困难离不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更需要政策合力的升级。对上市公司而言,用好资本市场大平台,是实现做优做强的重要路径。
“这两年通过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等的支持,公司快速扩张产能规模。这也让我们抓住了‘双碳’目标下的光伏产业发展机遇。”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说,虽然疫情增加了运输和库存成本,但公司作为前端的制造环节,都是“厂对厂”,整体受影响较小。
受益于光伏装机超预期、多晶硅产品需求旺盛、市场价格同比上涨,通威股份新产能有效释放,产量同比提升,实现一季度量利双增。
行业景气度高的企业纷纷抓住机遇,通过融资支持快速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增量优化和存量重组,助推经济增长新动能进一步集聚。比如,新能源领域频现融资大单。2021年,23家新能源汽车板块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其中有22家公司公布预计募集资金金额,合计预计募资总额约1185亿元,而2020年仅为124亿元。
证监会数据显示,近三年以来,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共实现再融资3.1万亿元,并购重组接近1万单次、交易金额5.5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债券融资3.5万亿元。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尹中余说,不少行业头部公司利用再融资布局前沿产业领域,体现了资本助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作用。
目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上市公司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20时,在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2137家上市公司中,具有可比性的1902家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约为71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其中,12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超过百亿元,61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20%。
不过,我国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总体仍不够强、不平衡。很多公司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发强度也有不小差距。
专家建议,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应进一步增强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性制度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完善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制。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用好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进一步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做强做优方面,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4月19日表示,统筹运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以及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政策,强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面对当前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面对正在深度演绎的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大势,为企业降负担、扩需求的政策力量正逐步增强,上市公司深耕主业的内生动力也在不断凝聚,将护航经济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