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降准内涵丰富 宽信用值得更多期待
8.1%
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如果5%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底线,并维持三档结构不重叠,后续降准空间已有限。
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在分析人士看来,稳增长政策主线没有变化,货币政策下一步行动将由经济、物价及外部均衡共同决定,本月LPR会否下调存在不确定性。相对于进一步放松货币,宽信用发力的态势更趋明显。
“克制”的降准透露多重信息
此次降准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在全面降准历史上还是首次。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各方分析,降准体现了宏观政策主动作为,还表明货币调控坚持以我为主,但此次稍显克制的降准幅度透露出多重信息。
首先,平衡多种政策目标,可能影响宽货币的节奏、力度和形式。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分析,面对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中美利差一度出现倒挂的情况,我国货币政策在发力稳增长的同时,需兼顾内外部平衡。“央行有控制通胀预期的考虑,因此降准幅度较为克制。”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说。
其次,当前流动性充裕,大幅降准的迫切性不强。近期,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低位运行,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裕。中金公司宏观研究团队提到,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加大,会形成一定的流动性供应,大幅降准的迫切性不强。在李奇霖看来,此次降准的核心目的是给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再者,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不高了,需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刘郁认为,如果5%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底线,并维持三档结构不重叠,后续降准空间已有限。“货币政策需留有余地,子弹不能打光。”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说。
4月LPR调降与否引热议
正如机构分析,当前货币政策需平衡多重目标,特别是面临内外部均衡的难题,可能对政策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各方对于4月LPR走向存在不同看法。此前,4月15日开展的新一期MLF利率没有变化。
一些机构认为,当前面临外部制约,且降准幅度有限,4月LPR调降可能性不大。“MLF降息落空,主要原因是外部制约。”在张继强看来,这一影响对于LPR调降同样适用,而此次降准要在25日才实施,LPR报价是在20日,因此,4月LPR调降的概率不大。刘郁称,此次降准不足以触发LPR下调。
也有一些机构认为,4月LPR有可能调降。根据降准对LPR报价变动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前次降准和鼓励银行降低拨备率的影响,东吴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称,4月两期限的LPR有同步下调5个基点的可能性。“如果经济增长有低于潜在增长水平的风险,那么就有降息的必要。”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称,不排除本月LPR调降的可能性,且大概率是1年期和5年期以上同步调降。而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虽然此次降准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压降作用不足以直接带动LPR报价下行,但后续人民银行或通过存款自律机制改革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压降LPR,优质信贷资产的稀缺、银行负债成本的减轻等均有助于未来银行降低LPR报价。
还有观点认为,除降低政策利率、LPR等,人民银行可能采取信号意义弱一些的方式压降利率水平。中金公司宏观研究团队举例,银行正下调房贷利率,还可通过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降低银行存款成本,从而推动贷款利率下降。
政策重心料转向宽信用
复杂形势下,货币调控面临更多挑战,后续行动可能需综合考虑经济、物价、外部均衡等因素,但稳增长政策主线没有变化,这是市场共识。货币政策稳增长的主要手段是宽信用,宽货币的最终目的也是宽信用。分析人士认为,货币调控的重心将进一步向宽信用倾斜。
宽信用,关键在于稳定信贷总量增长。钟正生指出,货币政策护航宽信用需在四方面发力,包括: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支持制造业及绿色领域,加快结构性工具的落地使用;加大对房地产重点领域的托底力度;缓解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增强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此外,有中小银行证实,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
降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降拨备覆盖率,鼓励降存款利率,观察人士指出,这三个“降”犹如三支箭,虽作用原理不同,但目标非常一致,那就是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从而达到宽信用、稳增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