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海王生物总裁张锋建议 加强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

齐金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全国政协委员、海王生物总裁张锋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制定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扩大产地加工品种目录;推动中药第三方质量检测;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GMP体系;加快中药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延伸现代中药产业链。

  完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医大健康产业占医疗健康市场19.7%的份额,市场规模为9170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29730亿元,复合年增速为11.3%。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中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中药材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追溯体系建设不完善;中药生产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现代中药产业链亟需延伸等。

  张锋认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是确保中药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卫健委等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完善我国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通过采取规范化种植、道地药材溯源、供需信息撮合、金融辅助等措施,利用“互联网+中药材基地”形成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差异化种植,保证药材道地化,实现中药的培育、种植、田间地头的作业、采收、产地加工、留样送检等全过程监控可追溯,保证原料药的质量,实现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GMP体系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68种中药材可以产地加工,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药材已经实现趁鲜产地加工,超出规定品种目录范畴。

  张锋建议,通过进一步的品种扩大研究,制定产地加工品种目录,保证原药材内在质量,缩短产业链长度,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成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制定完整的标准药材含量指标,对各种植基地、各批次中药材进行独立检测,避免因含量不达标而采用的掺假、制假现象的出现。

  中药材质量优劣影响着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对此,张锋建议,应充分掌握传统中药理论,吸取实践经验,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GMP管理细则,这样既能指导中医药企业管理生产规范,又能作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衡量标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