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算好区域碳中和布局“三本账” 协同推进减碳和东西部协调发展

彭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和创科香港基金会主席沈南鹏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时表示,算好区域碳中和布局“三本账”,协同推进减碳和东西部协调发展。

  沈南鹏表示,一是算好“西能东输”的经济账,把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二是算好“产业转移”的效益账,不让西部在“存量减碳、增量避碳”的产业发展中掉队。三是算好“固碳增汇”的生态账,打通西部“点绿成金”的转化通道。

  对此,沈南鹏建议,一是加大跨区可再生能源配置建设,落实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合理承担相应清洁电力发展责任。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通道建设,保障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远距离输送。在地区层面,一方面稳步提升东部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形成西部稳定输电、东部稳定消纳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发挥东部技术资金优势,支持西部重点发展特高压输电和储能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和调峰能力。

  二是以单位GDP碳排放考核带动换道领跑,让清洁能源产业在西部就近壮大。西部要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产业规划中既要免短痛更要避长痛,警惕能源禀赋可能带来的产业锁定,把单位GDP碳排放作为产业承接的新标尺,让风光电等产业就近布局,带动当地摊薄工业碳强度和扩大就业税收。此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在中西部共建零碳产业园,吸引东部优秀制造企业入驻,把零碳产业园绿色用电的碳排放和成本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的经济优势。

  三是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扩大西部地区风光电发展的土地供给,让西部减碳贮碳固碳地区得到更多实惠。荒漠减碳、生态固碳,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过去由于价值核算分摊的困难,西部大都存在生态补偿不足问题。建议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标准,摸清生态碳汇家底,让西部的碳贡献可度量、可核算,形成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手段做到添绿又生金,按“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将西部生态碳汇项目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从固碳和增汇潜力中得到更多实惠。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