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提高血液制品供应保障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建议,推动我国血站富余分离血浆用于血液制品生产;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
使血站分离血浆综合利用合法可行
根据相关统计,2020年全国通过无偿献血采集全血约4800吨,可分离血浆约2200吨,满足临床需求后的多余新鲜冰冻血浆只能在冻存一年后转为冰冻血浆,在随后的3年冻存期内若仍未用于临床,均会作为报废血浆进行报废处理。
安康称,血液中心满足临床使用后,多余的分离血浆应用于血液制品生产已是国际惯例。根据目前我国血液制品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以白蛋白为例,每吨原料血浆约可生产人血白蛋白(10g/瓶)2600瓶和2000瓶(2.5g/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假如全国平均每年富余分离血浆500吨,则可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多生产130万瓶人血白蛋白和100万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这既能提高血液资源综合利用率,又可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保障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临床供求紧张状况,降低对进口血液制品的依赖。
安康建议,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使血站分离血浆的综合利用合法可行。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相关法规修订时,增补血液富余成分综合利用管理条款,消除法律障碍;制定血站富余分离血浆用于生产的执行标准;富余分离血浆的综合利用管理及途径方面,将无偿献血的公益性和血液制品的商品属性相统一,使血站剩余血浆生产的血液制品在伦理上被认可、在管理上具有可操作性。
对养老机构进行分类管理
《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2.9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比上年增加5.9%,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1张。“这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继续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力度。”安康指出。
安康表示,多数养老机构没有信息化系统,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僵化,养老院运行流程混乱;养老院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充足的设备设施,而且部分设备老旧没有及时更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目前许多老年人对于康复、医疗、健身、生活、娱乐等设备的需求较大,但能够配备医疗设备和人员的机构数量有限,养老院服务人员整体服务水平和意识有待提升,专业人员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缺乏。
安康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督促完善养老院的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养老机构分类标准和评估机制。对养老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养老机构的定位和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注重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建设;规范机构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和使用,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和聘任制度,从源头上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各服务岗位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做出指导性规定,逐步实现专业的服务由专业的人员实现的目标。推进服务人员职业教育培训,持续搭建服务人员成长平台,同时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