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春走基层丨喜见人才“西北飞”

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1月28日电(记者任卫东、梁军)人才“东南飞”,一直是甘肃乃至大西北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得益于日渐改善的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才“飞向”西北。

  虎年春节临近,来自江汉之地的湖北人关俊宏,准备在黄河之滨兰州过年。曾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求学的他,今年与未婚妻把家安到甘肃。未婚妻是北京大学博士后,这一对“学霸伴侣”,带着对未来事业的憧憬,把根扎在了西北大地。

  关俊宏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胞。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西北地区对人才的渴求,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归属感。”关俊宏说,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人才趋于饱和,自己来到西北意外地发现,这里同样具备各项科研条件,有自己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33岁的关俊宏,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特殊引进人才,研究方向是DNA损伤修复与肿瘤治疗。关俊宏一来到医院,单位就以他为核心成立了相关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研究肿瘤如何抵抗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新机制,开发克服肿瘤耐药性的联合治疗方案。

  像关俊宏这样的人才并非个例。近几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甘肃省出现了不少像兰大二院这样的人才“小高地”。

  同属“85后”的孙辉、杨靖,都是耶鲁大学博士后,他们被引入兰大二院短短两三年,就帮助医院创建了一套与世界水平同步的生物医学研究体系,并在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新药物的研发领域取得了进展。

  孙辉利用质谱仪对样本中的蛋白种类进行分析。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甘肃是中药材大省,我可以从种类丰富的中药材里提取相关成分,筛选出可以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的潜在药物。而且这里地理差异大、民族多,百姓饮食环境不同,也为肠道共生菌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样本资源。”杨靖说,这些都吸引着他来西北做科研。

  杨靖在实验室内进行动物解剖学实验。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兰州大学人才办副主任李鹏飞说,为了“筑巢引凤”,近几年该校对人才提供的科研经费、薪酬待遇都属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和需求,成立了国家核产业研究院、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等机构,希望以这样的科研平台,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甘肃省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政策,也条条是干货,不乏“真金白银”。甘肃省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由“事前审批”变为“事后备案”。对全职引进和自主培养的战略科技人才等高端人才,甘肃省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省级科技项目经费支持。

  记者从甘肃省委组织部获悉,甘肃省先后为全省8700多名高层次人才颁发“陇原人才服务卡”,在户籍办理、出入境和居留服务、社保办理、税收减免、就医保障、免费旅游、安家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9个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

  关俊宏(左)和杨靖(右)分析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结果。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近几年甘肃引才数量屡创新高,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甘肃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金鑫介绍,2018年至2020年,仅甘肃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就达1859人,年均增长54.39%。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裕说,经过空气治理、城市绿化,加上生产要素成本比东部低的优势,眼下兰州等城市拥有了良好的宜居和创业环境。一批批人才不仅带来了一支支团队、一个个项目,也正在带来一条条产业链和无数新兴产业制高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