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让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访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张辛欣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让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访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工信部16日对外公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

  “十四五”期间,5G等新基建将怎样推进?哪些互联网新应用将站上“风口”?如何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记者专访了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6个 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规划明确,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

  他表示,基础设施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拓展为融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包括“双千兆”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其中,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明确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其中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谢存说。

  逐步构建多频段协同发展的5G网络体系,适时开展5G毫米波网络建设的同时,还明确优化城区室内5G网络覆盖,重点加强交通枢纽、大型体育场馆等流量密集区域深度覆盖,优化产业园区、港口等场景5G覆盖,推广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

  “近期,还将聚焦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着手组织实施专项行动。”他说。

  面向三大领域重点推进 让更多5G应用从“样板房”向“商品房”加速转变

  应用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落脚点,也是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的重要途径。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的案例已超过1万个,覆盖数十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谢存说,工业制造、采矿、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落地,已由最初的生产辅助类业务为主向设备控制、质量管控等核心业务拓展,是当前5G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教育、医疗、信息消费等众多领域的5G应用加速发展。

  谢存表示,“十四五”期间,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重点推进15个行业的5G应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态。“通过多种方式,推动5G应用从‘样板房’向‘商品房’加速转变,加快向千行百业复制推广,全面赋能数字中国的建设。”他说。

  “十四五”期间,生产端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信息技术着眼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是需求所致,也是风口所在。目前,“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600万台套。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鹏说,“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将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工信部从夯实网络设施、完善标识体系、构建平台体系、深化融合发展四方面进行部署,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向各行业的赋能应用。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规划对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杜广达说,近年来,工信部发布了近20项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了300余项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

  “十四五”期间,针对基础通信网络这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实施关键设备安全检测、网络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威胁监测、防御、溯源技术能力,全力保障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运行。

  此外,加快构建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制定重要领域数据安全标准,建立健全数据分级分类、重要数据保护等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构建数据安全风险技术监测体系。

  他说,工信部还将统筹推进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壮大网络安全产业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同时深化行业网络安全监管,持续加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工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