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进博会|从一杯奶看中国百姓餐桌消费升级

张梦洁 赵逸赫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记者张梦洁 赵逸赫)20世纪中期,牛奶还是中国百姓餐桌上的“稀罕物”。数十年后,2021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乳制品几乎成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一个独立展馆。从72小时空运到货的新西兰鲜奶、小众“破圈”的植物基奶,到为中国家庭全年龄段细分人群定制的营养奶粉……进口乳制品,正在为中国百姓餐桌带来更多元、更个性的选择。

  进口低温鲜奶保质期不到15天,受制于传统清关检验流程,长期以来国人只能喝到进口的常温奶。2018年,得益于上海“验放”分离的贸易便利化阳光政策,来自新西兰的纽仕兰鲜奶实现了72小时从牧场到餐桌,并通过第一届进博会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量的剧增,见证了“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的“进博速度”。

图为第四届进博会纽仕兰展台展示的新西兰进口鲜奶(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

  “进博会在展示品牌形象的同时,更帮助我们找到本土‘给力’的供应链伙伴。”新西兰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盛文灏说,“现在除了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一些乡镇的居民同样能够喝到新西兰牛奶。”

  今年进博会,纽仕兰现场首发新品低碳溯源青草草饲牛奶,在进一步提升管理规范、质量安全的同时,积极响应中国市场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新主张。“作为四届进博会的老朋友,我们不仅实现了销售的‘量变’,也要求自己进行迭代升级的‘质变’。”盛文灏说。

  同样是进博“四朝元老”的全球五百强食品巨头达能,则在尝试深度解锁植物奶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达能旗下的植物基品牌alpro于今年3月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带着燕麦、椰子等为原料制成的植物奶“专业大师”系列登上进博舞台。现场特设的健康饮品和咖啡拉花体验专区,吸引许多人驻足,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植物奶碰撞的独特香气。

图为第四届进博会达能展台的植物奶咖啡拉花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

  和牛奶错位竞争的植物基奶,满足了乳糖不耐受人群和素食主义者的健康需求。去年以来,依托中国咖啡、茶饮消费的繁荣,植物基乳制品迅速走红,成为第三届进博会乳制品专区的新晋“网红”。今年第四届进博会上,植物奶风头更劲,从小众人群“破圈”,以“健康轻食”生活方式的代表席卷各消费圈层。从小众到大众,从配角到主角,植物奶正在中国液态奶的大品类中开辟一条充满想象力的新赛道。

  “作为进博会的新朋友,我们以学习者的心态前来参展,也在尝试通过进博现场的反馈来验证和调整我们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战略。”荷仕兰乳业总裁伦樱杰认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竞争早已是一片红海,但在学生奶粉、成人奶粉、中老年奶粉等细分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图为第四届进博会荷仕兰展台展示的2022年新品(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

  得益于中国不断开放的市场准入和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乳制品较去年同期实现15.9%的增幅。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举办的全球乳业合作论坛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优化,未来中国乳制品消费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为各国乳制品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也为中外乳业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推动中国乳制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