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改委:进一步完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

刘丽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国家发改委10月15日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修订印发《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进一步提升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核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支持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更好服务区域电力市场交易,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新办法第一次提出了对输电权交易的探索,明确在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组织中,对具备条件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可探索通过输电权交易形成输电价格,以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跨省跨区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升专项工程利用效率。这为下一步适应电力市场加快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机制灵活性、促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预留了空间。

  跨省跨区专项工程,是指以送电功能为主的跨区域电网工程,和送受端相对明确、潮流方向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跨省输电工程。专项输电工程属于电网自然垄断环节,其输电价格难以通过竞争性方式形成,需要政府在成本监审基础上进行定价。《办法》明确规定,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实行单一电量电价形式,采用经营期定价法,即以弥补成本、获取合理收益为基础,按照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对工程经营期内年度净现金流进行折现,以实现整个经营期现金流收支平衡为目标,核定输电价格。

  该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围绕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需要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加有效的配置,对进一步完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监管期设置、重要参数选择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价形式有待适应电力市场发展调整优化等,需要在总结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据介绍,此次修订,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定价办法作了完善:一是建立事前核定、定期校核的价格机制。在工程投运前核定临时输电价格;工程竣工决算并开展成本监审后,核定正式输电价格;工程经营期内,每5年校核一次。二是增加成本监审相关内容。明确材料费、修理费、人工费和其他运营费用等运行维护费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审核标准。三是明确专项工程范围及单一电量电价形式。明确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范围为以送电功能为主的跨区域电网工程,和送受端相对明确、潮流方向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跨省输电工程。输电价格实行单一电量电价形式,以引导电网企业加强专项工程建设必要性、经济性论证,提高投资效率,提升工程利用率。四是强化输电价格监管。明确经营期定价法及计算公式,收紧参数标准。完善并进一步收紧工程投资和资本金、折旧费、运行维护费率等参数设定;将经营期限从30年拉长到35年;设计利用小时按政府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核准文件确定,核准文件中未明确的,原则上按4500小时计算。针对核定临时价格时部分参数无法取得的实际情况,明确核定临时价格时部分参数的设定标准,对电网企业需报送材料作出规定等。五是提升输电价格灵活性。提出送受端明确、潮流方向相对固定且基本一致的多条专项工程,可采用“打捆”定价方式,以更好服务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参与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增量现货交易,如有多条专项工程输电路径且最优价格路径已满送,通过其他专项工程送电的,仍按最优路径价格执行,以支持新能源更好跨省跨区消纳;在专项工程输电能力空余情况下,电网企业为提高通道效率增加电量输送的,可按不高于工程核定输电价格的水平执行。六是强化细化激励措施。在强化专项工程输电价格监管的同时,细化激励措施,如明确专项工程实际借款利率低于市场报价利率,按照实际借款利率加二者差额的50%核定,即50%由电网企业分享;实际线损率低于核价线损率产生的收益,由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按1:1分享。七是明确定期校核机制和经营期满后定价原则。每5年监管期满后,对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开展新一轮成本监审及评估。专项工程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实际利用小时超出设计利用小时40%以上、实际成本或收入与核价时存在明显偏差的,对输电价格进行调整。专项工程经营期满,按弥补正常运营维护成本的原则,重新核定输电价格。

  该负责人表示,定价办法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有利于发挥电价信号引导作用,促进专项工程合理规划建设,提升专项工程利用效率;创新提升了输电价格机制灵活性,强化了对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新能源跨省跨区外送的支持,将在支持新能源加快发展、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办法发布之后,需要新定价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将会按照定价办法规定进行核价。已经核定过价格的存量工程,近期暂不调整价格,符合定期校核条件的,将在进行定期校核后统筹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价格。但存量工程将在收入分享等其他机制上,按照新的办法执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