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这里接收“未来信号”——来自2021中关村论坛的观察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在这里接收“未来信号”——来自2021中关村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阳娜、张超、吉宁

  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置……在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来自500多家中外企业的前沿技术展示让参观者驻足,这些科技产品无不向参观者传递着“未来信号”,让人提前感知未来产业脉搏。

  一走进展厅的综合馆,一辆流线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映入眼帘。这是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与北汽集团极狐汽车联合研发的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这款汽车即将投入规模化运营。

  在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展示区,“专精特新”企业莱伯泰科带来一台最新研发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莱伯泰科董事长胡克说,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仪器用于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环境、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广泛应用,打破了国外仪器公司在元素分析领域长期形成的垄断局面,解决了仪器“卡脖子”问题。

  在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记者还看到可以记录运动员膳食营养摄入情况的智慧餐台、石墨烯智能发热围巾、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等科技产品,不少观众对此十分着迷。

  北京市民温世杰是个“科技迷”。他说,今年的展览很有收获,来了解量子、自动驾驶、医疗检测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和应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展望未来生活。

  不仅展厅里前沿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来自科技行业的专家学者、技术大咖在论坛上相互交锋、碰撞火花,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科技创新应用成果和未来创新发展计划,也带来了一场“未来畅想之旅”。

  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图灵对话”亮相论坛全体会议现场,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裸眼3D效果,两名2015年图灵奖得主马丁·爱德华·赫尔曼与惠特菲尔德·迪菲“面对面”共同探讨多个话题。

  论坛上,人工智能用于新药发现、助力碳捕捉与碳存储等应用,让人们看到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大大提高创新能力与速度;对超长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和前沿技术方向的探讨让公众对未来量子科技有了更清晰的预见。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许心超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开展未来产业的培育行动,聚焦类脑智能、量子计算、未来网络、无人技术、超材料等,做好未来产业布局。

  与此同时,多项成果的发布令人鼓舞,例如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朝人类利用聚变能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为工业制造粮食打开了一扇窗户,为粮食安全和碳中和提供了新机遇;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成功使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达到503微秒,有望观测到原来无法观测到的量子过程或现象。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类脑智能、生物芯片、超材料……未来产业是巨大的。比如人工合成淀粉,让我们看到了合成生物学新的发展,这项研究为我们未来在实验室里生产淀粉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可以畅想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植物工厂’。”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今年作为重要赛事板块纳入中关村论坛,这项大赛创设于2017年,已累计筛选出400多家优质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这场大赛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12个重点领域,部分领域的决赛将在中关村论坛期间举行,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未来可能性在中关村这片创新热土上产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