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数字科技赋能未来 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新华网

  饱蘸“浓墨”,顺锋起势,一笔而下……在北京市民徐万利行云流水的书写中,一幅写有“国富民强”的书法作品跃然于电子屏幕上,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墨’不够了还需要‘蘸’一下屏幕右上角的电子砚台,就像在用真的一样。”徐万利说。

  这台由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智能书法台,集合书写、临摹、打分等功能,一展出便吸引不少书法爱好者前来体验。

  9月5日,在首钢园区文旅服务展馆内,一名小游客正在智能书法台上书写。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摄

  以“数字”为关键词,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自开幕以来便凭借潮流有趣、科技感十足的数字风格,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的关注。

  从运用VR眼镜体验冬奥会建设全景,到可视化互动触摸人体穴位讲解中医养生;从智能控制车库运行解决停车难问题,到多种外币便捷兑换“数字人民币”在中国境内轻松购物……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贸易,在充分展现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巨大潜力的同时,也为对冲疫情影响、促进全球经贸复苏提供了应对之道。

  “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服务贸易由线下转到线上,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陈春江表示,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44.5%。

  数字化转型升级,正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而这仅仅只是数字技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冰山一角。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应运而生,衍生出的移动支付成为塑造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共享单车、外卖、在线交易等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在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正深刻影响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还能激发社会价值,让每个人分享数字技术红利,实现科技向善的追求。”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说。

  9月3日,参观者在服贸会美团展台体验VR共享单车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从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021世界5G大会到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规格会议聚焦数字经济,既展现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表明我国抓住数字产业化机遇,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全国超过1万个5G应用案例覆盖钢铁、电力、矿山等重要行业和有关领域。天眼查数据显示,约1.8万家企业从事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技术等应用,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孵化了一系列工业应用软件服务平台,在智能协同、绿色生产、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开拓。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3.2%;截至3月底,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2.1%和73%,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工业App突破59万个。

  业内专家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夯实基础、优化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消费扩大合作等方面发力,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记者叶昊鸣、张辛欣、高亢、孙楠)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