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弄潮资本市场 保险资管奋楫扬帆

薛瑾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1年的时钟嘀嗒向前,资管新规过渡期仅剩半年。从资管新规颁布至今,各类资管机构从“同一起跑线”出发,百舸争流。保险资管奋楫扬帆,取得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大资管行业的生力军,资本市场的“弄潮儿”。

  2020年,保险资管业资产管理规模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这一规模较五年前增长60%,取得历史性突破,年度增速创五年新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险资管形成了风格鲜明且稳定的投资能力。保险资管将在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负债匹配及追求长期稳健绝对收益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服务好保险资金基础上向第三方资金延伸,行业市场化程度、产品化方向有望进一步加强。

  服务险资管理需求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24.3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2%;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6%,延续了近年来保费收入、保险资产、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速增长的态势。

  保险行业的壮大和资产规模扩张,对保险机构资金管理和投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保险资管机构纷纷设立,保险业资金管理走向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

  近年来,保险业资产管理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持续提升,投资范围不断拓宽,有效服务了高速增长的保险资金配置需求。目前,保险资金已成为国内基金市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第三大机构投资者,保险资管机构也日益成为我国金融领域和资本市场重要力量。

  业内人士介绍,保险资管行业形成风格鲜明且稳定的投资能力,形成大类配置、长期配置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专长,较好平衡了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全行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文化盛行。

  日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保险资管业资产管理规模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为近五年最高,规模较2016年增长逾60%,保险资管机构数量从29个增至35个。35家机构管理费及其他收入合计321亿元,同比增长27%。保险资管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大资管生态中的一匹“黑马”。

  发力第三方资金管理

  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资管将在服务好保险资金基础上向第三方资金延伸,行业市场化、产品化发展方向将得到加强。

  目前,保险资管行业管理资金来源呈多样化趋势,其中第三方资金增长较明显。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行业管理的系统内保险资金规模占比近七成;管理的第三方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涵盖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上述业外资金“委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长期资金能力和进行稳健资产配置的认可。

  某大型险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管在参与第三方资管领域市场化竞争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保险资管传统优势,深耕“固收+”领域,重点开发符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对稳定收益产品的需求,包括银行理财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合格个人投资者等,通过产品优势形成管理特色,把握机遇拓展第三方市场。

  在机构投资者方面,近年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社保基金等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将进一步加速建设,将为保险资管提供更大规模资金管理需求增量。在个人投资者方面,目前保险资管已进入个人财富管理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保险资管产品进入高净值人群代表的财富管理市场“蓝海”,也将为保险资管第三方业务发展贡献新的增长点。

  配置结构更加优化

  保险资金重视稳健经营,保险资管行业投资偏好目前仍是“固收为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行业资产配置保持稳健态势,整体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债券、金融产品和银行存款(含存单)规模为前三,合计超15万亿元,占比超七成。

  然而,“稳中求进”、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大权益投资、股权投资等,成为当下业内人士的共识。面对“十四五”战略机遇期,保险资管应进一步加强投资运营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发展新机遇。

  分析人士认为,对保险资管而言,固定收益资产重“压舱”,权益资产重“弹性”。在资产配置过程中重视权益资产对业绩弹性的贡献能力也相当重要。目前,我国保险业保费增长较快而赔付比例相对较低,久期错配缺口较大,在利率中枢下降通道中利率风险被放大,应在稳健安全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合理提升权益配置比例,增配另类资产,适当配置海外资产,坚持长期投资,提高相对收益。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保险资管要充分发挥出保险资金期限长的特点,聚焦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在利率下行情况下积极把握经济长期向好机遇,进一步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银保监会资金部副主任郗永春日前表示,股权投资代表投资发展方向,是保险资金运用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投资领域的竞争高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