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股现金分红连续4年破万亿元 TOP50公司股息率均超5.57%

吴 珊证券日报

  “当市场风格从极致成长风格向低风险偏好转变时,投资者开始关注低波动、低风险、高分红的高股息率策略。”财信证券日前在研报中指出。

  可以看到,A股市场分红额正在创新高,并且连续第四年分红总额超万亿元。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4月16日的例会上表示,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之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2020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含股份回购)1.43万亿元,金额较上一年增长9.16%,较十年前增长超过4倍。

  那么,究竟是哪些公司为万亿元现金分红贡献了力量?哪些公司享有较高股息率?

  295家公司股息率超3%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28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359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其中2648家发布了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占比达73.66%。其中,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达到2634家。

  不难发现,近年来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识明显增强,“铁公鸡”明显减少,不少公司在现金分红上的出手颇为豪爽。

  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明显提升有两个原因:首先,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大环境中,行业格局稳定的传统行业难以长期维持高ROE水平,此时适当地提高分红,可使ROE水平抵抗短期盈利增速的波动,有利于维持持续稳定的ROE水平;其次,外资趋势性流入的过程中,A股的估值体系逐步与成熟市场接轨,增速相对较低但ROE稳定的公司,长期也能获得不错的回报率,受长期配置资金青睐。

  进一步统计发现,以公告的每股税前派现额为派现基准,以最新收盘价为基准股价,截至4月28日收盘,股息率超过3%的公司有295家。排名前50位的公司股息率均超5.57%。其中,江铃汽车、方大特钢、重庆百货、汇洁股份、四方股份、千金药业、文科园林等7家公司股息率均达到或超过10%,分别为14.16%、12.05%、11.95%、11.75%、10.75%、10.37%、10.00%,彰显投资价值。

  股息率达到或超过10%意味着什么呢?现在银行能买到的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只有3%左右。

  股息率TOP50全部跑赢大盘

  对于高股息率股的投资策略,黄易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高分红、高股息率的资产在某些阶段能够跑赢市场,分别是经济复苏、利率上行阶段的超额收益显著,经济衰退、利率下行阶段相对抗跌。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沪深300的股债收益差(10年期国债-沪深300股息率)从两倍标准差回落的过程中,高分红、高股息率资产都会阶段性占优。

  2月18日以来,A股行情画风突变,前期持续上涨的明星股接连下跌,调整时间及空间远超机构预期,不断挑战着投资者的耐心。截至4月28日,上述50只高股息率个股全部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期间累计跌幅达到5.42%),44只个股期间逆市上涨,其中,兖州煤业、四方股份等两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50%以上,分别为59.91%、56.43%,此外,方大特钢(37.29%)、 南钢股份(35.24%)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超30%。

  淳石集团合伙人杨如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股息的企业能够长期跑赢市场,究其原因在于高股息组合具有低估值、业绩稳定、现金流充裕等特点。高分红组合股息率与无风险利率利差处于历史高位,配置价值凸显。随着市场制度完善和机构投资者话语权的增加,公司治理受到重视,上市公司将主动增加现金分红,A股股息率提升是长期趋势。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对长期和短期投资者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三类机构交叉持有7家公司

  提及吸引力,高股息率的公司背后不乏机构抢筹身影。统计发现,在上述50家高股息率公司中,有49家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显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险资、基金、QFII、券商等机构身影。

  进一步梳理发现,伟星股份、建发股份、金地集团、农业银行、富安娜、威孚高科、佛燃能源等7家公司获三类机构交叉持有。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备高比例分红,业绩又确定的个股确实有比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如果作为底层的资产来说,风险低,稳定性和确定性又高,整体投资收益也是相对可观的,因此这一类标的很适合作为稳定型投资策略的底仓。

  黄易也指出,对长期资金配置而言,在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资金加大高分红资产配置比例可以减少利润波动。就短期资金而言,当前处在利率中枢上升、经济复苏阶段,高分红、高股息率资产表现相对较优。故目前短期、长期资金底仓配置标的均对高股息率水平有所侧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