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坚持创新驱动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经济参考报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重点是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其中,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核心。着眼于“两个大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更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系统支撑。新发展阶段,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思路亟须从开放走向基于自主的开放整合,构建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整合式国家创新体系,整合国内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开放共赢的全球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始性创新,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整合式创新。要着力培育战略性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以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从而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重点。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关键是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的集群式崛起,核心则是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此,要着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服务及支撑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合运用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优势,探索实施和完善创新型领军企业工程、创新联合体工程和共性技术平台工程,尤其是要积极培育数百家能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较大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其在前沿科技探索的重要作用,同时发挥其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而推进大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通创新,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能力。

  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抓手。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要加大数字基建在内的新基建,丰富产业创新应用场景。同时要以前瞻性和引领性思维,统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塑造全新的、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竞合过程中实现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的动态平衡。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关键。“十四五”期间,要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同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新型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快高校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的互动融合,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同时要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尝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师生参与学术创业的激励机制,释放人才创造活力,增强大学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整合性贡献。(陈劲 尹西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