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董事长解学智:发展供应链金融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重点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基础在农业经营主体(含企业、合作社、农户等)。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党委书记、原董事长解学智认为,供应链金融是解决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他建议,未来应从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强化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强化产品创新、强化配套建设和强化风险防控五方面加强供应链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四难”问题亟待解决
“农业经营主体呈散、小、弱的特征,其经营普遍存在‘四难’问题。”解学智认为,一是融资难。由于实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抵质押物缺乏,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低成本资金。二是销售难。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地域分布复杂,偏远地区物流不便,加上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农产品销售难的现象时常发生。三是控制成本难。农业经营主体以分散式经营为主,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标准化管理,产量提升受到制约,流通等成本居高不下。四是防控风险难。农业生产周期长,市场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协同,加之投机行为的存在,容易导致农业经营主体不能科学确定预期,最终成为市场博弈的受害者。
在解学智看来,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困境,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认为,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打破传统形式,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信贷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供应链金融,不仅可以快速响应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还可以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以资金为溶剂和黏合剂,将上下游经营主体紧密联结在一起,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统一规范产业链生产和管理标准,激发产业要素活力,实现“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小企业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解决乡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销售难、控制成本难和防控风险难等问题,进一步丰富乡村业态,提升乡村产业链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强化供应链金融作用
解学智表示:“当前,供应链金融已取得较大发展,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未突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推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他建议,首先要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强化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间的有效合作。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有效合力,推动形成多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的合作模式。
制定行业标准也不容忽视。解学智表示:“在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同时,要针对目前供应链金融平台各自为战、标准不一等问题,明确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打破不同供应链金融平台壁垒。”
此外,应强化产品创新和强化配套建设。一方面,鼓励各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的特殊情况,着眼于生产、收购、运输、存储、交易全产业链,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创新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加快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探索建立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有效整合金融机构系统、核心企业内部系统、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系统等数据。
解学智指出,要注意强化风险防控。“一定要坚持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实行穿透式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因企施策、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