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级周”释放哪些信号
本周,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召开本年度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前一周,欧洲央行刚刚进行了年内最后一次议息。对于明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说,这一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美联储的决策无疑更具有风向标作用。
美联储17日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均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还表示将继续购买债券,直至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即每月至少增持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MBS(抵押贷款支持债券)。
从近来几大央行的动态来看,传递出审慎期待、打持久战的信号。
部分央行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已经比最悲观的时候有所提升。美联储、瑞士央行均上调了经济增长预测数据。这表明,经济表现没有疫情刚发生时预期的那么差,且前期宏观政策调控已显效,没有进一步加码宽松的迫切性。
然而,当前经济仍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尤其在短期内,投入使用的疫苗尚无法延缓、阻断疫情的扩散;而随着疫情的蔓延,经济还可能继续转弱;重新收紧的防控措施,以及难以持续接力的新的财政刺激,都使得经济复苏不会很快到来。因此,货币政策的宽松状态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整体宽松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步伐、未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都会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各经济体抗冲击能力不同,经济复苏状况各异,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外,各国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也各不相同。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此次会议确认了中长期宽松的政策环境,宣布将面向海外央行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和回购协议机制有效期延至明年9月,这都将进一步支持海外美元流动性的宽松、美元信用和供给的扩张,支持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如果美国财政刺激措施再遭波折,或出台的刺激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美元走弱的概率将更大。(周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