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0月金融数据显示货币政策收效良好

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货币政策维持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目前来看,这些政策正在收到良好效果,从最新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即可看出端倪。

  据央行统计,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但结构继续优化,突出表现为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和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高增。

  10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4059亿元,降至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仅新增472亿元,是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显示“三道红线”下房地产调控效果正在显现。与此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113亿元,同比多增1897亿元,表明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

  更能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社融数据同样不弱。10月末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3.7%,达到2018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0.6%。10月新增社融1.42万亿元,同比多增5520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193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060亿元,这两项是主要贡献。此外,委托贷款同比多增492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490亿元,均好于过去两个月水平,说明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

  在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央行还加大打击结构性存款套利行为力度,要求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将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至年初规模,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四季度还需压降结构性存款超过2万亿元。

  受此影响,10月存款规模减少3971亿元,同比多减63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956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8642亿元,但财政性存款增加9050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减少,与央行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有关。而财政存款增加且大幅超出季节性,应与政府债券发行接近尾声但还没使用出去有关。

  由于存款同比少增,10月末M2增速由10.9%回落至10.5%。与此同时,M1增速由8.1%大幅上升至9.1%,显示出企业存款结构正从定期转向活期,这通常预示着企业购买原材料、加大补库存以及扩大资本开支的意愿在上升,也意味着四季度的经济复苏仍可预期。

  从10月数据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金融运行正在向着央行期待的方向发展。考虑到经济将会沿着复苏通道继续回升,特别是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加快,货币政策如何调整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月初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根据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调节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一方面,特殊时期出台的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对于需要长期支持的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还要避免出现“政策悬崖”,防止政策突然中断带来的意外冲击。

  综合来看,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大概率会延续今年下半年的中性状态,既无需通过下调政策利率为经济复苏额外助力,也无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银行体系提供多余流动性,而是通过OMO和MLF等常规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