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启“十四五”资本市场新航程

证券日报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资本市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持力量,也面临着历史性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构建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首先,作为对要素价格、流动趋势、组合成效等反应灵敏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有新作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在资本市场实践中逐步彰显。无论是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还是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提升新三板,还是谋划全市场改革,支持创新驱动战略都是一个重要目标;股市、债市、期市等在开展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时都注重服务区域协调、产业协调、内外市场协调;资本市场在支持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批新能源企业、节能技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资本市场正由通道式开放进入到制度型开放新阶段,境外市场主体、资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热情显著提升,参与深度不断拓展。从共享的角度看,试点注册制后,更多有前景、有市场的企业获得了过去不能获得的上市渠道;通过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现金分红比例和总规模持续上升;通过一系列改革,全体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更加健全。

   在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各项制度有望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将在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信息披露、持续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环节进一步加强透明度、系统性、协调性,使各市场主体在制度体系内公平、有序开展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进市场要素优化配置,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并购重组政策,要服务支持创新驱动、区域和产业协调、绿色低碳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制度支持。通过优化多层次市场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特点、不同规模量级的企业提供融资和机制支持。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实质举措,在制度型开放的语境下统筹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按照内外一致的标准和规则,对符合标准的外资企业和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监管层将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市,促使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增强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资本市场更具包容性、吸引力,发挥重要协同作用。

   资本市场是十分重要的要素市场,与人才、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紧密关联,其他要素市场价格波动和运行趋势往往会通过资本市场来体现;资本市场也是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还是连接筹资者、投资者、中介机构等各级各类市场主体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体系和功能完善,实体经济才能运行得更加稳定和高效。所以,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资本市场承载着历史性重任。

   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之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越是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时期,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以更加有力的开放举措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增加定力。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交易持续性、参与者的广泛性,为承载开放举措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也需要建立和巩固相互匹配的有力的监管。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稳定性、可预期性。在此基础上,研究逐步统一、简化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方式,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拓宽商品和股指期货期权品种开放范围和路径。要通过沟通协商,加强跨境审计和国际监管执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我们相信,通过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不断完善和提升资本市场功能,我们一定能够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开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新航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