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频现 消费潜力有望持续释放
近期,各省份陆续公布7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各地经济均呈现明显恢复态势。专家认为,当前各地消费恢复进程相对慢于投资,但随着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消费回补速度会加快,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转正值得期待。
多数地区前7月投资增速转正
投资方面,截至8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24个地区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同比增速最高的是新疆,达25.5%。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同比增速虽然为负,但降幅不断收窄。
除湖北省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较多外,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恢复较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表示,可能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资源依赖性较重,未来需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
新消费亮点集中
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8月26日,有19个省份公布了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其中,江西、福建、重庆等地恢复较好。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看,亮点主要集中在线上消费等新消费方面,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也渐有起色。比如,广东前7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1%。安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同比增长17.2%,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或在一两个月内由负转正。目前,商品消费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消费恢复速度主要取决于服务消费。当前消费恢复情况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防控要求,以及与地区产业结构有关。
激发新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各地投资同比增速继续恢复,特别是民间投资与全国投资增速缺口正在收窄,意味着投资内生动力持续修复。然而,消费方面,尤其餐饮和娱乐相关消费恢复仍然较慢。
赵萍认为,促消费政策不应该是短期的,更不应该是鼓励冲动型消费的,而应该更多通过改善供给质量和水平达到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的目的。具体而言,一是在疫情防控得当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服务行业恢复;二是鼓励创新发展,加快探索线上新业态、新模式,增强线上供给能力,满足消费者在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需求。另外,供给端要研究消费者需求,前瞻性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重振消费的关键在于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