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关村创业“地标”突围 逆境中释放新活力

盖博铭 谢昊 任超 郭沛然经济参考报

  聚“众”而胜 因“创”而强

  中关村创业“地标”突围 逆境中释放新活力

  ——这是一条仅200余米长的步行街,6年来,这里走出了3841家创业团队;

  ——这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图书零售集散地,6年的转型发展,这里已成为创业者的共同家园,创业团队总融资达770.32亿元;

  ——这曾是一批“北漂”来京打拼的第一站,一杯咖啡开启了创新创业新篇章。

  中关村创业大街位于我国创新资源密集的中关村核心区,是我国的创业“地标”之一。

  创新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条百米长街如何释放蕴藏在社会之中的创新力,如何连接创新断点、打通创新堵点?记者走进这里,探访创新创业的新动向、新活力。

  千家图书城变双创“编译器”

  寓意“创新之路”的“Innoway”标识竖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入口旁边,不长的街道上,各个创业机构、投资机构、孵化器的标识悬挂在街道两侧。行人们来来往往,有的为了一杯咖啡,有的为了一个梦想。

  这条百米长街的“创业味儿”从一杯咖啡开始。

  这些年来,有创业梦想的人们拿着创业计划书来到这里的一间间“创投咖啡厅”,他们彼此分享着创业点子,与投资人聊着未来计划,筹划着一个个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曾经辉煌的“图书一条街”,在互联网的兴起和价格战的争夺中谋求转型。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创业公司,让这条街焕发出崭新生机,成为北京城市转型升级的代表性区域。

  6年来,累计孵化外籍和海归团队436家,累计举办创新创业活动6300余场。中国-斯洛伐克创新企业交流对接活动、汇聚中韩科创力量的“创新中国路”加速营活动、瑞士知名企业诺华与中国创业团队对接活动等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先后举办。

  从创业团队入驻到大企业入驻构建创业“朋友圈”,从创业要素物理集聚到创新生态化学反应,从被动扫清创新创业堵点到主动促成创新创业落地……创业的孵化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将一些“不可能”变为“可能”。

  宽衍科技创业团队是中关村创业大街“翼计划”企业,专攻机器视觉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这本被视为科研机构做的事,我们团队亦对这个领域充满信心。”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硬科技”项目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据宽衍科技团队反馈,正是因为该领域技术难度大,团队技术储备够,会让公司在该领域形成高壁垒,此外硬科技项目用户依赖性强、落地后持久稳定等特点,适合做长期投资。

  《中国创投市场发展报告2020》显示,创投市场进入整合发展期,创业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简单升级或者商业模式的复制叠加层面,对企业独特核心价值的要求正逐步提升。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正成为国内股权融资事件的最活跃区域。

  中关村创业大街也是我国创投领域资本生态的缩影:在这里,“双创+产业+资本”形成闭环服务模式。这里集聚的创业大街资本、联想之星天使基金、北大创投基金、亚杰天使基金等一大批创投基金,通过资本手段加快企业成长。

  据统计,中关村创业大街获得融资团队累计达到1212家,总融资额770.32亿元,融资比例超过30%。

  目前,联想之星将前沿科技、医疗健康作为两条主要投资轴线。“做投资就是要‘与周期共舞’。”联想之星总经理王明耀认为,作为专业的投资人,要具备深刻的行业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长周期投资布局的心态。

  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成为整合各类资源的“编译器”。中关村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表示:“我们不仅仅要做对接‘政产学研用’的平台,更要深度嵌入创新链条中,‘编译’各类主体的优势资源与创新诉求,让不同创新主体在一个话语体系里沟通。”

  “坡越陡的时候 或许也是上升最快的时候”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不少创业团队来说是一次“生死劫”。供应链不稳、市场低迷、融资受阻……“双创”在逆境中寻求突围。

  据中关村创业大街集群注册统计,今年月均申请36家,通过审核25家,实际入驻20家。去年月均申请27家,通过审核20家,实际入驻18家。双创团队数量“不减反增”,近一年累计近500家申请入驻。

  《中国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行为调研报告》显示,有接近半数的案例企业创始人或高管反馈疫情的影响不是很大,有些甚至从中看到机遇,而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大多侧重借助线上或互联网的技术手段。

  科技硬实力有效化解疫情给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带来的意外冲击,也强化了其发展韧性。

  疫情期间,前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创办的爱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突破。在各大购物中心关闭线下服务的时候,林元庆和他的团队们正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购物中心、品牌门店,帮助他们将销售“搬到”线上。

  记者打开团队开发的“VR购”平台,可以在屏幕前浏览商场的各个商品。据了解,在将商场数字化模拟后,还可以继续开发数据价值,为日后的商场精准推荐、停车场自动泊车等智能化服务打下基础。

  400多人的团队,其中80%为技术研发人员,“硬科技”创业越来越成为时代的骄子。

  “我们要应对的是‘挑战中的挑战’。”林元庆表示,作为科技领域初创团队,他们受疫情的直接冲击较小,但是其所赋能的客户正在经历“极端挑战”。此时最需要形成合力,共渡难关。

  创业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变数的冒险,或许每天都会经历不确定性事件。“在极端的考验下,创业者要敢于接受挑战、在变数中寻求稳定的胜利。”林元庆说,“坡越陡的时候或许也是上升最快的时候。”

  锐意改革的创新、勇于开拓的创业、敢于失败的冒险,创业者们在这里做着“或许是世上最难的事”。

  移动互联网时代,拿个电脑就可能创业,大学生在宿舍里也能创业。如今,技术门槛提高,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等叠加,技术产业的革命带来创新创业新态势,走出去、引进来等全球资源联动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新方法。

  聂丽霞表示,如今我们迎来建立“创新创业生态”的新时代。“创新意味着开放,要以兼容并包的心态,吸收各方面甚至全球的研究成果,有效地集成应用,并向社会推广。”聂丽霞说。

  沉浸在创业大街的氛围里,交流中不时蹦出创业的新“点子”,合作中不断摩擦出创新的新“火花”。

  业内人士认为,战“疫”背景下,创业会更加聚焦在“保基础”“保战略”“保民生”领域。聂丽霞表示,大企业与小团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创业团队“一招鲜”的技术或服务将更被市场认可,也需要大胆开辟新赛道、新路线。

  开放创新 携手打造“未来世界”

  咖啡“凉了”、创业颓了,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创业事业见证了各类创客的起起伏伏,创业的内涵与途径也不断与时俱进。

  从创业1.0到3.0时代,这条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时代,这里是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

  2.0时代,这里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落地项目辐射全国。

  3.0时代,这里放眼世界,以开放的格局,服务全球的技术和资本。

  来自格鲁吉亚的郭凯赫(Gogiashvili Kaha)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他从去年开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专职工作,可以熟练运用7国语言,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初创团队启动项目、对接投资。

  郭凯赫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15年,当时他是一名交换生。一个学期之后,他被这里创新创业的氛围所吸引,“爱上了中国!”郭凯赫说,“在中国,发展变化的节奏很快,半年时间发生的变化在其他地方也许要好几年。人们对新技术更加开放,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

  毕业后,郭凯赫最终选择到中关村创业大街工作。在他看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中心,在一条街内,初创公司能以快捷、简单的方式得到办公场地、投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可以专注于项目本身,免去后顾之忧。

  据介绍,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全球创新社区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国际创新机构建立创新合作,对接国际项目超过200个,为100多个全球项目提供孵化服务。

  中关村管委会与相关部门相继推出外籍高层次人才“绿卡直通车”等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包括企业注册、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支持,使得这里也成为不少全球创客来华创业的“第一站”。

  创业没有止境,没有终点。一条街道见证了无数创业者的汗水,承载了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也让各国创业者在此地拥有了融入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