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当提升全球治理之效
——全球抗疫系列评论之四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大疫当前,当提升全球治理之效——全球抗疫系列评论之四
新华社记者韩梁
世界卫生组织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9.5万例。连日来,中国境外确诊病例激增,多国启动危机应对机制,全球“战疫”进入关键时期。大疫当前,当切实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之效,编织全球防疫“安全网”,共同守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提升公共卫生治理之效,需要加强协调一致的全球联动。大疫如大战,疫情暴发以来,世卫组织作为“协调指挥中枢”,全力推动国际合作、协调国际应对。在世卫组织的指导建议下,各国应更加充分地沟通,协同决策,形成更强战斗力,扭转相互割裂的低效应对模式。
疫情期间,从及时公开分享防疫信息和经验,到积极与世卫组织、各地区组织和各国政府加强合作、推动完善多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中国的全局观和行动力有效降低全球战疫的共同成本,赢得国际社会赞誉。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呼吁七国集团采取“统一标准化程序”共同应对危机,并建议邀请中国分享经验,因为“各自为战的模式难以奏效”。“全球一盘棋、各国共进退”是应对全球危机的唯一正确出路,也日益上升为国际共识。
提升公共卫生治理之效,需要以团结精神和多边行动破除“信任赤字”。大疫如大考,互信互助是解题之道。渲染“脱钩”、散播歧视言论、采取反应过度的单边行动以及本国优先的孤立政策,无助于问题解决,只会增加隔阂,制造矛盾,冲击全球治理架构,削弱多边机制权威。
信任是增强全球治理能力的“助推剂”。面对病毒,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唯有彼此信赖、团结应对才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艰难时刻,中国与邻国守望相助,共筑东亚“防疫堤”;雪中送炭,向伊朗、埃及等中东国家派出防疫专家团队、捐赠医疗设备;与多国边检、海关、机场等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合作。以真诚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以开放心态推进多边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团结精神,中国的努力,正加速夯实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合作之基。
提升公共卫生治理之效,需要举众之力,补齐短板,消除盲点。疫情期间,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多国出现准备不足、人员和技术配备短缺问题,充分说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网”依然脆弱。
补齐这一短板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际机构、各国政府等提供公共产品、完善疾控体系,也离不开私营部门、民间机构等加强资源投入、开展药物研发。在加强危机应对同时,也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正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所说,我们不仅需要拯救生命,也要从整体上改善应对疫情暴发的方式。
当前全球防疫盲点之一,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卫生系统较弱,尤其容易遭受严重冲击。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强化卫生系统,支持它们抗击疫情,不仅可以拯救生命,也可延缓病毒的全球传播,更是在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构建“防火墙”。世界银行3日宣布,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紧急融资、技术援助、政策建议等多种支持,帮助其加强卫生系统建设等。中方先前已承诺,将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它们增强疫情防控能力。
全球抗疫挑战重重,但也彰显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正确价值取向。正如“全球化”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所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协作,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