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战疫” 中国银行担当企业金融“稳定器”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积极发挥“稳定器”作用,联动海内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3日,中国银行累计向492家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增发放符合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标准的优惠贷款102.59亿元,其中逾半数企业为普惠型小微企业。
海内外联动抗疫情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2月24日11时6分,暖阳。当110箱紧急采购的抗疫医用物资全部搬进CA1020航班机舱时,冯玉慧长舒了一口气。13个小时以后,她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同事采购的26230只医用N95口罩、1504个护目镜,将运抵北京,转运湖北,赠给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像冯玉慧这样的人,在中行还有很多。疫情发生后,中行海外机构员工就行动起来。“抗疫采购物资”工作群的采购半径很快突破亚洲,扩展到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延伸至非洲、南美洲。
此次疫情期间,中行海内外机构联动,为关键行业和重点企业复工提供全球综合解决方案,保障企业全球持续经营和全球供应链稳定。例如,山东某企业在春节假期前出口巴基斯坦等国家或地区的货物临近到港,青岛市分行接到客户紧急问询后,在企业复工当日即安排专人赶赴现场,完成60多笔出口单据处理,并协调快递公司及时寄出,为企业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驰援火神山雷神山
在湖北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急需增配一批呼吸机,负责供货的恒德兴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受中小企业规模限制,关键时刻资金出现缺口。恒德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货物紧俏,资金有缺口就很难拿到现货。
2月14日,在详细了解恒德兴公司需求后,中国银行武汉硚口支行启动抗疫期间授信特事特办流程,采用视频、电话等方式当天完成客户资料收集。2月17日,由于疫情紧急无法提供正式合规的交易合同,该行由借款人出具授信用途明细清单,并进行电话核实真实性,确保授信资金用于批复指定的抗疫用途,在疫情结束后,再向借款人收集与提款清单相匹配的用途证明材料。2月18日,该行成立应急小组,线下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确保贷款资金落地和流转使用,在完成提款审核流程后,实现一键放款。
疫情发生后,中行湖北省分行成立了抗击疫情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联系和对接了抗击疫情重点企业超300家。截至2月末,达成防疫企业授信意向70家,金额5.46亿元,表示后续愿意开展业务的有20家,金额1亿元左右。
支持线上业务扩容
复工后,为避免人员集中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中行总行餐厅采取分时段、分部门的疏散就餐制度。餐厅入口设体温检测点,用餐员工经体温检测,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入餐厅。“我们部门主要采购盒饭,每天有同事统一打饭,避免扎堆接触。”一位中行总行员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2月2日,中国银行发布了《总行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指南》,对员工复工过程中的多方面问题进行指导。
根据疫情期间线上业务增加、远程办公需求增长的预判,中国银行科技体系专项工作组对网络带宽、设备容量等基础设施支持能力进行扩容工作。目前,音视频会议系统可容纳300人同时在线。借力科技,中国银行拓展了线上直播、短视频平台等新型服务渠道,在中银直播间推出“投资面对面”系列直播节目,邀请行业专家为客户讲解市场形势及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