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京苏粤沪浙领跑科创板 五地受理企业占比四分之三

朱宝琛证券日报

  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稿,科创板已受理189家企业(包括终止企业)的上市申请,来自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企业共计141家,占比75%。其中,来自北京市的企业最多,达到37家;江苏省紧随其后,有32家;排名第三的是广东省,有31家。此外,上海市26家,浙江省15家。

  五省市“领跑”科创板并不意外,因为这些省市坐拥区位、人才、资金、产业集群等诸多优势,有助于产生更多的科创板“种子选手”。

  北京市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证券日报》记者在查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后发现,截至12月21日,“北京科创企业清单”一栏中共有19111家企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一栏中则有24689家企业。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北京市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方面推出了很多积极举措。比如,10月18日下发的《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30条”),从五个方面提出30条重要举措。

  江苏省的32家企业中,有多家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比如,首批上市的被称为“科创板第一股”的华兴源创,注册地为“苏州工业园区青丘巷8号”。

  为何苏州工业园区能孕育多家科创板企业?《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实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工业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日前发布的《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实施企业上市苗圃工程的计划》提出,争取至2021年,苗圃工程入库企业累计不少于300家,输送拟上市企业不少于30家。

  与江苏省一起被合称为“包邮区”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同样为科创板输送了不少优秀的企业,并且还在继续发力。比如,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通过推动区域内的科创产业对接科创板,正全力打造系统完备的投融资环境;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日前传来消息称,将增设“科创Q板”,面向具备一定规模、符合科创板科创属性要求、有望在近年申报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为科创板储备更多上市资源。

  再如,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袁军培日前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浙江省抢抓资本市场科创板契机,主动对接出台企业科创板上市行动方案,全省已形成100家科创板后备企业和1000家拟上市企业资源队伍。未来,浙江省将继续结合“凤凰行动”推进情况,加大推动企业科创板上市力度,力争浙江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走在全国前列。

  《证券日报》记者还发现,在广东省的3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多家来自深圳,彰显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强悍实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正式发布,无疑会进一步提高深圳的国际地位,助力深圳科技发展。

  与此同时,广东省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举措,对企业冲刺科创板提供支持。比如,广州市委、市政府在今年9月初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版)》中提出,培育具有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质的“两高四新”中小企业,实施强企增效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对接科创板,对企业上市实际发生费用分阶段给予补助;中山市对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500万元;佛山市南海区对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企业,将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