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院士建言:发展生物医药为亿万国人生命健康筑起坚强屏障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27日,首届天坛医药健康院士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健康中国与生物医药”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3位院士及2位特邀专家,围绕疫苗与疾病防控、生物医药与肿瘤慢病诊治、生物医药与老年健康,从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研讨前沿方向、研发热点、生产、质量、国际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研讨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医药在应对重大疾病治疗和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独特优势,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介绍,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百年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次,使人均寿命由35升到77岁。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1992年,我国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9.75%降至降至0.32%,达到国际同等的低水平。在肯定前100年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对后100有更多的要求和期许。

  他表示,要以此次院士论坛为契机,以疫苗作为中国生物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应用和基础研究相结合,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相结合,以切实推进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为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中国生物人的一份力量。

  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就疫苗技术与产业发展情况,做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批准预防型疫苗77个,用于治疗41种疾病。我国可生产64种疫苗,预防35种疾病。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免疫供应和疫苗接种的国家之一。

  在院士、专家交流讨论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侯云德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赵铠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俞永新院士等,分别站在各自的专业角度,高屋建瓴,为疫苗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目前我国疫苗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普通疫苗的产能过剩;疫苗生产存在同质化;创新型疫苗仍然比较缺乏。专家建议我国应该布局未来创新疫苗品种的研发,其中包括金色葡萄球菌疫苗等院内感染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蛋白疫苗,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