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土地流转 “不一样”的丰收季

高健钧、陈健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9月20日电 题:土地流转 “不一样”的丰收季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陈健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战旗村,如果不是地名里的“村”字,很难相信这里是农村——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商铺、一栋栋青瓦白墙的二层居民小楼、小桥流水的活动广场,都让人觉得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自从家里5亩土地流转到村合作社,战旗村村民董太容家里就再没人下过地。她和老公分别到村里的工厂里当了工人。去年8月村里打造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开始运营,她又摇身一变,成了蜂蜜店“蜜味坊”的老板。

  “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这还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赚了一万多元,丰收节跟过去大不一样了。”董太容一边招呼城里来的顾客,一边对记者说。让董太容有底气创业的,是土地流转之后稳定的收入。她家里土地确权4口人,每年每人可以得到村集体合作社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和350元的分红。

  战旗村527户1704人,大部分村民都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开始“不务农业”,有的进了工厂当工人,有的在合作社打工,有的做起了生意……52岁的文玉珍和丈夫开了一个饭馆,除了每月两三万的净收入,更让她满意的,是从农房里搬到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住的是上下两层小楼,175平方米。”文玉珍说。

  土地流转过后,尽管有一些农民不再下地干活,但也有很多农民仍然留在地里劳作。在眉山市东坡区悦兴镇莲墩村,村民邓洪秀虽然还在地里,但却实现了身份“转变”,种地方式也和过去大为不同了。

  “我现在同样是在种地,但是跟过去相比,手都不会弄脏,都不像种田了。”邓洪秀笑呵呵地说,自从她到农业公司“当工人”以来,“秋收”的感觉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邓洪秀种地方式的变化,来自于当地智慧农业的发展。今年2月,位于悦兴镇的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入1.5亿元,建起了面积112.8亩的“智慧大棚”,目前是西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最先进的“智慧大棚”。

  走入高约6米的白色大棚,伴随着阵阵暖意,只见一只只胡豆大小的蜜蜂在棚内上下飞舞。一株株番茄苗、辣椒苗、黄瓜藤整整齐齐地生长在一排排支架上,不少红色、黄色的番茄已经成熟,几名农业工人正在进行采收。

  “你看到的这种蜜蜂,个头很大,学名叫熊蜂,传粉效率很高,是我们专门引进的。”负责大棚生产的凯盛浩丰(西南)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计划部负责人潘聪说,这里就是标准的“农业工厂”,采用的是精准滴灌、无土栽培技术,农作物所需要的水肥营养,都是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

  在大棚控制室的一块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棚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这些数据由分布在棚内的几十个传感节点采集。”潘聪说,电脑自动根据预设的农作物“最佳生长参数”,控制灌溉、帘幕、迷雾、空调等系统,调节大棚内的水、光、湿、温等。

  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志军说,像这样的大棚,虽然投入大,但是产出同样非常高。以番茄为例,种的完全是有机蔬菜,并且产量是传统种植方式的5至6倍,而用水量只相当于传统种植方式的二十分之一。一个百余亩的大棚如果按照全种番茄来计算,一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

  “这种智慧大棚,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工业化思维下的农业新项目。”周志军说,四川正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这样的“智慧大棚”在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而且可以解决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

  邓洪秀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给黄瓜疏果、修剪枝叶等。“以前我们自己种地,一年下来靠天吃饭,种不出多少粮食、蔬菜,种一亩水稻的收益才一百多元。现在我把土地流转出去,再到农业公司当工人,工资加上土地租金,挣得比过去多。”邓洪秀说,现在她一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跟往年相比,今年算是“大丰收”了。

  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四川许多农民告别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截至2018年底,四川农村土地流转率达39.5%,比2012年提高18.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近四成的农民过上了与过去“不一样”的丰收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