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 监管出手遏制消费贷“异化”

陈莹莹 欧阳剑环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警惕业务风险

  专家认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风险,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动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坚决堵住各种漏洞。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消费贷资产质量恶化迹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认为,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于信用卡消费贷带动,这可能与银行为“抢客户”降低门槛相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浙江银保监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为其提供资金放贷。肖飒表示:“这才是有关部门最担心的问题。如果银行将核心业务外包,就等于架空了监管体系。”

  肖飒建议,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放贷机构,都要对消费贷款严格审查,不轻易放贷,金额也不宜过大。做到只对“白名单”用户进行放贷,对“黑名单”或征信有问题的用户,绝不放贷。联网制度亟待建立,对同时申请多家放贷机构用户要做到预警处理。

上一页12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