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到齐 权益资产配置再添活水

欧阳剑环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8日,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银理财”)在北京举办新产品发布会。至此,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及其新产品已悉数亮相。业内专家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投研能力提升,权益资产配置份额将提高,对权益市场构成一定利好。从资管行业看,预计不同类别机构最终会形成“监管统一、各有侧重、竞合并存”的市场格局。

  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

  作为农业银行从事理财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注册资本为120亿元,注册地为北京。在发布会上,农银理财推出“4+2”系列产品体系,包括四大常规系列产品和两个特色系列产品。“现金管理+固收+混合+权益”四大常规系列产品是农银理财对标监管要求,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载体,旨在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需求。特色系列产品包括惠农产品和绿色金融(ESG)产品。

  农业银行董事长周慕冰表示,理财业务将迎来新旧模式转换的历史交汇点、生态格局的全面重塑期。发起设立农银理财是农业银行贯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资管新规系列监管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理财行业变化的重要举措。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理财子公司悉数开业,并推出新产品。而且,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筹建申请获批,包括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城商行方面则包括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

  城商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意愿比较强。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普遍在10亿至2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目前,宁银理财和杭银理财获监管筹建批文,预计中小银行理财转型将进入快车道。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8月1日,还有28家银行公告称成立理财子公司,包括1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16家城商行以及2家农商行。根据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要在批准之日6个月内完成筹建。这意味着,今年将有一批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

  流向权益市场资金稳步增加

  在推进产品转型方面,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表示,农银理财将打破传统业务模式,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管业务本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公募产品为主,私募产品为辅;以固收类产品为主,非固收产品为辅,逐步搭建涵盖固收、混合、权益等类别的净值型产品体系,丰富产品功能,提升客户体验。

  “银行理财子公司首批发行产品以固收类居多,目前已发行产品并无直接对标公募偏股型基金品种。偏债类产品与以往的理财产品更接近,更适合作为过渡期的先行产品。”光大证券分析师邓虎说。

  兴业研究分析师梁士超表示,从上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速度看,发行密度仍保持较高水平。从有封闭期产品发行情况看,发行期限目前主要集中在6个月期限附近,且封闭期为1年及以上产品占比正在增加。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发行主动管理型混合类产品。从业绩、流动性管理考虑,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运作初期更倾向于发行较长封闭期的产品而非开放申赎产品。

  杨荣认为,从短期看,在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初期,资产配置品种仍以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为主,但是随着权益投研能力提升,权益资产配置份额将提高,对权益市场构成一定利好。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正式成立后,将进一步丰富机构投资者队伍,将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流向权益市场资金将稳步增加。

  将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马曙光表示,国际银行系资管发展经验表明,银行理财市场既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也是一个头部效应明显的市场。我国银行理财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化”后,预计业务资源逐步向头部集中,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对各家理财机构而言,马曙光表示,既要积极面对市场竞争,又要积极拓展合作空间。由于各家机构在客户群体、资金体量、渠道资源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可在产品研发、流动性管理、产品销售方面加强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更全面地满足客户投资理财需求。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入资管行业后,将直接与其他资管机构形成竞争,并一同接受资管新规监管。随着不同类别资管公司监管要求趋于一致,而且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目前唯一能同时从事公募和私募业务的机构,再借助股东银行综合优势,其参与势必对资管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王剑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可继续强化非标债权资产投资,在股票投资等互补领域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合作,从而提升产品整体收益和吸引力。预计在整个资管市场中不同类别机构最终会形成“监管统一、各有侧重、竞合并存”的市场格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